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紅宇: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管理

[ 作者:張紅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7-26 錄入:王惠敏 ]

2020年注定是人類歷史上難以忘卻的一年。生存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再次擺在每個人的面前。發展很重要,但是活著更重要,而活著的前提是糧食安全。所以,我今天以糧食安全與農業風險管理為題,講三個大的問題。

第一,糧食安全重在總量安全。

改革開放42年,中國在多種農產品總量方面都取得了絕對的成就。有關數據我不再給大家重復。但是我以為在今天為什么特別強調總量安全,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糧食總量是滿足我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要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多元化、高端化和、品牌化、差異化。換句話說,要吃得好,但吃得好絕對是我們在總量滿足的前提下才能吃得好。2019年中國糧食總量人均是474斤,我再跟大家講,我們從1978年到2019年,中國人均的水果總量由1978年的不到6公斤到去年人均水果196公斤。從這個角度來看,糧食不僅解決了我們吃飽的問題,吃好也是同樣得到了解決。與此同時,農業的新產業、新業態在不斷地釋放。觀光旅游休閑、生態環境保護、互聯網+,有的叫產業業態,有的叫做新產業。比如觀光旅游休閑如果是產業的話,互聯網+那就是作為業態。這些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功能釋放都是建立在糧食總量得到滿足的前提之下。這是第一。

二是糧食總量決定了我們應對國際風云變幻的底氣。今年國際形勢異常復雜,所以我們要堅守底線思維,從“六穩”到“六?!?,到國際國內雙循環。實現中央的要求,我以為總量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過去是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盡管我們可以在小麥、水稻以外的其他農產品,甚至包括資源性農產品,保持大出大進的前提下,小麥和水稻保97%以上的谷物基本自給,保99%以上的口糧基本自給,這個數據,我今天不再大家演示。所以,我們有底氣應對國際風云變幻的前提是總量安全。

三是糧食總量安全決定了現代化進程的發展基礎。在國際風云變幻的背景之下,總書記反復叮囑我們吃飯是大問題。我們的口糧、我們的糧食總量是安全的,我們現代化的進程不會因此而受到絲毫的影響。事實上,到了一個比較艱難的時候,中國只要有兩件法寶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我們就可以迎刃而解。第一,糧食,特別是口糧,總量絕對安全的話,可以保證我們餓不死。第二,工業門類齊全,保證了我們發展好,只要這兩件法寶保證在自己手里,我認為我們現代化進程、中國夢的實現是一定可以實現的。

第二,總量安全要抓根本。

怎樣保證糧食的總量安全?42年來改革開放的經驗反復告訴我們,一靠政策,二靠投入,同時我們要靠制度安排。各種激勵因素,構成了我們總量安全的無限的推動力。但是今天我們要保證總量安全,我以為四個方面的積極因素。

一是資源要素。資源要素三個方面:1、保證我們有足夠的耕地。最近總書記還特別強調。2、保證我們有足夠的面積。17.5億畝,包括大豆在內的糧食播種面積,8億畝口糧播種面積,這是必須要保證的。3、保后備資源。總書記在吉林看玉米生產、看黑土地保護,這類的舉措,都是保后備資源。包括沙漠道、排水道,在這些地區的種植都是后備能力的強化,這是第一要素。

二是科學基礎。實際上,我們糧食總量能夠獲得基本的保障,取決于我們這么多年堅持生物技術、裝備技術、信息技術,包括降耗技術。1、生物技術。雜交稻、雜交技術,包括基因技術,特別是種業,改變了我們今天的命運。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1978年中國的糧食總量3.04億噸,去年我們糧食總量6.64億噸,糧食總量翻了一番,主要是科學技術和生物技術。2、裝備技術。裝備技術今天不僅僅是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的問題,更是我們機械化,我們集約、節約生產,特別是做到顆粒歸倉,都離不開裝備。包括最近南方地區大水災,我們抓住有利的時機,及時收割、及時烘干,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3、降耗技術。最低限度地節約用水、用肥、用藥。比如2015年我們的化肥使用量高達6023萬噸,去年減少到5404萬噸,減少10%。同期,農藥由150萬噸下降到122萬噸,減少了18%,這是最好的表現。4、信息技術。數字革命在中國的糧食總量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比如防蟲、防災,我們在第一時間最小范圍可以做到精準采取相關措施,避免更多的問題。

三是在人力資源方面。人是決定一切的。所以,《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強化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特別提出了糧食省長負責制。糧食省長負責制的核心是約束性指標。除了我們在培養和造就一批懂農業,“一懂兩愛”的“三農”隊伍以外,我們更要關注新型農民的健康成長。我們講,有文化、懂科技、會管理、善經營的職業化農民培養,我認為有四個方面的精神,有愛國情懷、有工匠精神、有創新意識、有社會責任。曉華部長專門講到新型經營主體。

四是政策因素。說一千道一萬,政策對糧食總量促進極為重大。這些政策,第一,表現為投入政策。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今年兩會明確提出要干到8000萬畝,一季500公斤,2季1000公斤,從這個角度來講,高標準農田建設之日,也是我們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之時。第二,我們的價格政策,實際上對小麥和水稻的最低收購價,是引領其他農產品價格導向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在很大程度比補貼的意義要高得多。第三,聚焦,對糧食的包括各項補貼,比如農機購置補貼,包括生產性服務業的相關補貼??偠灾ㄟ^四個方面積極因素的釋放,我以為這就是??偭堪踩母締栴}。

今天我向大家匯報的第三個問題,也就是最后一個問題,農業風險大有可為,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方面,風險管理很有作用,而且意義重大。從廣泛意義上來講,我們一切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政策,都可以理解為風險管理政策。所謂風險就是不確定性,而風險管理就是減少不確定性,并且把不確定性減少到最低程度。從這個角度來講,我最近在思考,與其我們過去狹隘地把包括保險、包括期貨在內的這種風險管理工具,主要用于受損以后的補償,能不能把相關的理念前置。換句話說,預防重于止損,或者叫重于減損,減少損失,至于止損。從這個角度來看,有三個問題需要抓。

一是基礎。減少損失的基礎,什么基礎?基礎設施建設基礎,各項政策出臺的基礎,高標準農田建設,我們在很大層面上可以防止澇災、旱災、蟲災、雹災,如果這些都做好了,損失可以減少到最小的范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這是基礎設施。包括科學技術良種,同樣種子可以產1000公斤,也可能產500斤。從這個角度來講,基礎建設非常重要。

二是信息化。數字革命真的是改變了我們對傳統農業的認識。如果我們善于運用數字技術,在很大層面上在第一時間,無論是發生自然災害,還是市場災害,都能夠及時進行政策上的一些變動。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講數字、講信息,特別是對自然風險造成的影響,在未動知時發現問題,在發生以后最小層面上采取各種積極應對措施來克服它的相關影響。

三是能力。風險管理最終取決于我們對風險怎么認識,怎么樣強化相關的舉措,這就是能力問題。過去我們對小生產更多地是通過保險這種政策工具來止損,來實現規?;慕洜I。僅僅是保險,甚至是再保險也是不夠的,僅僅是保不完全成本,甚至保完全成本也是不夠的。對企業化經營、對規模化經營來講,一定要在保險的基礎上加期貨。在兩個市場的背景之下,一定要抓貿易救濟。這是我們怎樣防止風險能力建設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講,第一,風險預警的能力怎么樣;第二出了險以后我們的賠償能力怎么樣;第三,風險管理的體制怎么樣。林林總總,需要我們在座的做深度的問題研究。

總而言之,產業安全重在糧食安全,糧食安全重在總量安全。

作者系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農村研究院副院長,本文為作者在“2020中國三農發展大會”的發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 | 亚洲不卡一区综合视频 | 亚洲性爱AV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