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董進智:積極探索新時代鄉村藝術化發展之路

[ 作者:董進智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1-03 錄入:曹倩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落實五中全會精神,應當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把握新時代的鮮明特征,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積極探索鄉村藝術化發展的路子。

筆者認為,鄉村藝術化是指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喚醒農民的主體意識、調動農民的內在情感、激發農民的創造天性,讓他們作為主體,同藝術家、企業家、市民等各界人士一起,重新審視鄉村,重新發現鄉村的內在之美,因村制宜,廣泛開展豐富多彩、雅俗共賞的藝術創造和藝術體驗,把鄉村的人居環境和日常生產生活藝術化,建設詩情畫意、各美其美的美麗鄉村,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讓美麗鄉村成為現代化強國的標志、成為美麗中國的底色。

這樣的鄉村藝術化,可用四句話來描述。一是自然山水。天藍地綠、山青水碧、風清氣爽、鳶飛魚躍,表現出大自然的和諧,這是鄉村藝術化的天然底色。二是藝術田園。田園景色隨區域、季節而變幻,并在日月照耀下,與山川、村落交相輝映,這是鄉村藝術化的鮮明特色。三是農耕體驗。與鮮活的動植物打交道,可變農業勞動為農事體驗,從中分享農耕之美,這是鄉村藝術化的文化標識。四是詩意棲居。有了自然山水、藝術田園、農耕體驗,再加上優美的人居環境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活動,鄉村便成為人們向往的詩意棲居之地,這是鄉村藝術化的綜合體現?!?/span>

從我國農村的巨變和發達國家鄉村的演變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來看,鄉村藝術化是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趨勢。盡管人們仍然關注著鄉村“空心化”現象,但是,從世界各國看,在現代化進程中,鄉村必然要經歷一場痛苦的蛻變和重生。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讓我們看到,未來我國的鄉村將是充滿希望的田野、干事創業的廣闊天地。李子柒視頻和“丁真的世界”,則讓人們更加向往帶著鄉愁的詩意鄉村。這正是鄉村藝術化發展的土壤和動力。

一、探索鄉村藝術化發展之路,必須以發展為前提

經濟社會的發展不一定帶來藝術的繁榮,藝術的繁榮也可能發生在經濟發展停滯、社會動蕩不安的年代。但是,作為藝術與鄉村融合的鄉村藝術化卻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只有當人們越過溫飽、進入小康、向農業農村現代化跨越的時候,鄉村藝術化才會逐步形成發展浪潮。因此,鄉村藝術化發展,必須首先在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這“五個振興”上下功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要求,“十四五”期間的鄉村振興將著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是鄉村藝術化的基本前提。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同時,應當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積極有序地探索鄉村藝術化發展之路。

當然,鄉村藝術化發展也不是機械地對應于鄉村發展的某個階段。事實上,一些貧困村在脫貧過程中就走上了鄉村藝術化發展的路子,并且因藝術而獲得了發展的新動能,這正是人們所說的“藝術點亮鄉村”。相反,一些基礎條件較好、經濟發展較快的村,村民的文化藝術需求卻不見增長。這倒值得反思。

二、探索鄉村藝術化發展之路,需要重新認識藝術

藝術是開放的、不斷演變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如果只是用畫廊、歌劇院、博物館、收藏家的眼光看藝術,顯然藝術是鄉村玩不起來的“洋玩意兒”,鄉村藝術化便無從談起,只能是藝術家們下鄉搞點創作、展示之類的活動。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從建設美麗鄉村、增加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來看,藝術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日常生活中。

或許,只要農民群眾帶著情感、用心做事、沉浸其中,以至于忘了我是誰、在做什么、為了什么,達到了我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講的“物我兩忘”“物我同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的“高峰體驗”這樣的境界,就有了審美的、藝術的體驗,就能把每一件事做成藝術。正如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所說:“聰明的技工投入到他的工作中,盡力將他的手工作品做好,并從中感到樂趣,對他的材料和工具具有真正的感情,這就是一種藝術的投入?!薄?/span>

這可能也是一些近現代理論家、藝術家們說藝術是游戲、藝術是生活、藝術即經驗、藝術即直覺的原因吧?這樣的藝術,重在創作主體的投入和體驗。別人是不是把它看著藝術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參與者實實在在的從中獲得樂趣,獲得啟迪,進而獲得心靈的凈化,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三、探索鄉村藝術化發展之路,需要重新審視鄉村

從漢字的辭源上看,“藝”最早指的正是“種植”,這說明藝術與鄉村有著天然的聯系,說明藝術最初正是源于鄉村。問題是,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把城鄉對立起來,認為城市才是人類文明的象征,鄉村則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詞。顯然,這里必須打破傳統工業化、城市化中形成的思維定式,重新認識鄉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我們意識到,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人們由此看到,鄉村有著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方面的獨特價值和山水、田園、農耕、院落等多樣化的內在之美。

我國著名美學家高建平特別強調了鄉村的田園生態之美、傳統故事之美、有機生長之美和家園情感之美。鄉村之美是鄉村內在的,不是從外面給鄉村貼上去的,并且同城市之美形成鮮明的對比。鄉村藝術化發展就是要彰顯鄉村價值,發現、挖掘和展示鄉村內在之美,讓鄉村更有韻味。

所以,一些地方把舊輪胎、廢電視機、破自行車等廢舊物品搬到鄉下去,為鄉村植入“藝術”,打造景區景點,是值得注意的。絕不能以藝術化之名,把鄉村變成城市的“垃圾場”。

四、探索鄉村藝術化發展之路,需要彰顯個性魅力

過去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往往一個地打造出來了,其他地方便會蜂涌而至,去考察學習,甚至把別人的做法原模原樣的搬回去。有的地方還抄到了國外,搞起所謂的“歐洲風情小鎮”。

應該說借鑒是有益的,但復制卻是鄉村藝術化的大忌。不管你復制誰,復制得怎樣,一時引起了多大的轟動,都是不可取的。我們必須看到,不同的地方,其自然條件、歷史演變、經濟基礎、文化底蘊、社會生活是各不同的,各有各的優勢和特點,需要突出個性,絕不能千村一面。另一方面,人們的審美情趣更是千差萬別,需求多樣化日益顯著。

而個性正是藝術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質。一般說來,沒有個性就沒有藝術,藝術水平的高低往往與是否有鮮明的個性直接相關。凡是沒有個性特征的所謂“藝術”,不管出自誰的手,都注定不會有生命力。

因此,鄉村藝術化不管從哪個方面入手,側重哪種樣式的藝術,都必須發揮各自的優勢,突出各自的特色,彰顯各自的個性。即使是同在一個地方、各方面情況也都差不多的村莊,也應通過藝術設計和豐富的文創活動,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賦予各自鮮明的個性,展示藝術化的魅力。只有特色鮮明、各美其美,鄉村藝術化才有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span>

五、探索鄉村藝術化發展之路,需要堅持農民主體

有人以為,鄉村藝術化是藝術下鄉,是藝術家們的行為。似乎普通老百姓在藝術問題上就沒有話語權,農民只是藝術鄉村建設的旁觀者和被動接受者。這樣的認識顯然是狹隘的。

鄉村藝術化當然需要政府、藝術家、企業家等多種角色參與,但主角無疑是農民群眾,鄉村藝術化本質上是農民群眾建設美麗鄉村的自覺實踐。強調農民是鄉村藝術化的主體,是因為鄉村是他們生長、生活的家園。山山水水都布滿了他們的足跡,一草一木都融入了他們的情感,一磚一瓦都撒滿了他們的熱血,一聲一響都牽動著他們的心靈。村莊是屬于他們的,鄉村藝術化當然由他們說了算。

只有當農民群眾了解藝術,重新認識家鄉、熱愛家鄉,以主人翁的身份,懷著滿腔熱情,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鄉村之美挖掘出來、展示出來,營造出詩意棲居的精神家園,才能真正實現鄉村藝術化,鄉村才會讓人們更向往。

強調農民主體并不排斥各方面的參與。鄉村藝術化要有藝術家的啟蒙,藝術家進村能讓村民們懂得藝術是什么、藝術與他們有什么關系、怎么用藝術來建設美麗家園;要有政府的鼓勵,好的政策能激發農民的創造性;要有市民共創共享,市民們來了才更有生機和活力。

不用否認,鄉村藝術化發展還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很多問題都有待研究,已經獲得的認識也可能被實踐所顛覆。但是,越來越清楚的是,鄉村藝術化源于鄉村,是農民群眾建設美麗鄉村的實踐。探索鄉村藝術化發展之路,既要融入現代文明,又要留得住鄉愁,在現代化進程中展示鄉村之美,使鄉村與城市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作者系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2020年12月8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 久久99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免费观看h片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欧美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码 | 日韩二区三区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