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鄉村振興涉及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等諸多領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激發內生活力,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提升內生發展能力。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從江南的葛家村到高原的定汪村,寧波的藝術賦能生動實踐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有益啟示。
教授帶隊、村民參與。在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叢志強和團隊的“藝術家駐村”試驗中,寧波市寧??h的葛家村完成了從以山上毛竹為生的“普通村”到充滿無限可能的“網紅村”的美麗嬗變——截至目前,總投入近200萬元,共同推出了1000多個藝術品、近百個空間,吸引了十萬多游客。以藝術設計為載體提高村民建設家園的積極性、讓村民賦能鄉村,是葛家村模式的核心。葛萬永的桂語茶院、葛運大的鳥巢游樂場、葛品高的鄉間圖書館、葛桂仙的姊妹畫廊、葉仙絨的家庭美術館……在葛家村,叢志強團隊深度挖掘并厘清鄉村文化資源,再由“鄉建藝術家”們打造出洋溢著蓬勃生機與詩情畫意的藝術空間。葛家村經驗展現出了獨特的意蘊與價值。
中華民族豐富的農耕文明成果沉淀于我國的眾多農村,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葛家村正是其中一員,富有鮮明的文化個性與藝術特點。它的蛻變是藝術賦能鄉村成效之卓越的有力證明。藝術賦能鄉村注重對鄉村原生態文化的發掘與傳承,能夠梳理出不同鄉村文化的脈絡與紋理,實現鄉土文化的自我服務、自我創新、自我發展,最大程度地推動農民投身美麗鄉村建設、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助于鄉村實現從發展美到長久美、從風貌美到風尚美、從形式美到內涵美,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
2000多公里之外的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定汪村“牽手”葛家村,總結并借鑒葛家村的有益經驗和有效做法,因地制宜構筑文創精品,開發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與服務。在葛家村村民和叢志強團隊的帶領下,“葛家軍”以現身說法的形式給當地村民上課、示范景觀設計改造,與之進行藝術思維碰撞。這種村民帶村民的方式讓“葛家軍”成為主角,也讓定汪村村民的眼界更開闊、創造力更充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來書院”“葛家小院”“織夢坊”等創意景點不僅融入了定汪村的自然風光,還融入了這個村莊獨有的生產、生活與風俗,為其開啟了發展新篇章。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和核心內容。實現“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藝術賦能鄉村是具有無限潛力的有效途徑。葛家村和定汪村的故事說明,藝術賦能鄉村能夠喚醒村民與土地的親密關系、幫助村民致富,更能夠充實村民的精神世界,著力打造出鄉村文化綜合體和農民群眾共享的精神樂園,從而有利于全面提高脫貧質量、有利于建立防止返貧和新致貧長效機制、有利于建立注重鄉村文化藝術品牌的創建機制、有利于培育發展經濟新業態。
用藝術改善葛家村和定汪村是具有創造性和推廣性的舉動,但“移植”經驗,絕不是過于簡單的文化復制,而應當尋求鄉村特色與文化創意高度“黏合”的藝術元素,開發彰顯一村一品藝術特色的產品與服務。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2021年2月4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