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正確看待農村的‘空心化’,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向城市,在科學、友好的政策引導下,是可以實現城鄉同步繁榮的?!敝袊r業大學教授朱啟臻稱。今日(5月11日)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鄉村人口減少約1.6億人,人口占比達36.11%。對此,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表示,鄉村大規模人口流出并不意味著鄉村衰敗,但在鄉村人口向城市流動過程中,需要兼顧城、鄉協調發展的政策進行科學引導。
城鄉同步繁榮需要友好型政策
“鄉村人口外流加劇的現實,不能片面理解為鄉村衰落、衰敗的前奏。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需要農村勞動力的補入,因此鄉村人口外流是有利于城市發展建設的。同時,部分村民搬離農村,從某種程度上也擴大了留守鄉村村民們的生活空間,反而利于提升村民的人均資源,提高鄉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朱啟臻說。
不過,朱啟臻認為,鄉村人口外流需要科學的政策引導,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正向作用。他提出,發揮出農村人口流出的正向作用,應該聚焦于兩個方面:對于離開鄉村的人,應該以友好型的政策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城鎮;對于留在農村的人,應著力于健全土地流轉、社會保障等制度,讓他們享受到生產生活的便利。
“很多搬離農村的人,并沒有真正融進城鎮,成為真正的城鎮人。這對于城、鄉的發展都是不利的。為此,應該讓那些來城市就業的農村人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保障制度,讓他們在城市生活、工作、養育都無后顧之憂,才有利于城市的發展和鄉村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應優化鄉村的制度建設,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村真正有吸引力?!敝靻⒄檎f。
留住農村人才需要教育公平
在我國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建設、完善基礎教育體系的努力下,現今中國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但城市受教育程度仍然高于鄉村。
在全國總人口突破14億關口的主節奏下,中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已從1980年的80.61%降至36.11%,近十年里鄉村人口流失1.6億。對于人口、人才流出的現狀,朱啟臻認為,留住農村人才,需要縮小城鄉之間在經濟、就業、保障以及教育等多維度的差距,從而實現該問題的系統解決。
1950-2020年中國鄉村人口數量統計圖,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朱啟臻表示,鄉村振興需要教育程度較高、專業技術較強的人才涌入鄉村,為鄉村貢獻發展智慧,但是在城鄉多方面的差距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如何讓人才留在或涌入鄉村?“如果說中小城市能有較好的高校資源,鄉村能有優質的基礎教育學校,這樣就會吸引本地的鄉村人才留在家鄉、建設家鄉,從而帶動鄉村經濟體的發展。教育公平對于提升鄉村人才吸引力和促進鄉村振興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培育增長極讓鄉村更具人口吸引力
人們向往大城市。國家統計局表示,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計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為35.09%,東部地區占39.93%。朱啟臻建議,在人口大規模地涌向大城市的進程中,更應該注重培育中小城市、鄉村地區的增長極。
“新的增長極需要在中小城市、鄉村中培育,讓鄉村也擁有適合自己發展的產業,從而保持鄉村良性的發展。為鄉村培育增長極,不僅有利于鄉村建設,也有利于疏解大城市的擁堵和人口壓力。”朱啟臻說。
朱啟臻認為,要疏解大城市人口過度集中的問題,應在中小城市、鄉村地區培育增長極,讓產業興旺、人居舒適的鄉村地區一樣具有人口吸引力。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三農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