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張琳:我國鄉村建設的發展歷程、成就與今后鄉村建設的重點

[ 作者:張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1390 更新時間:2022-11-30 錄入:曹倩 ]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同時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這表明既要建設現代化繁華城市也要建設現代化繁榮鄉村,促進城鄉發展水平不斷縮小。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鄉村建設發展歷程

1、起步階段(1978-1994)

改革開放后,農村地區積極推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升,剩余勞動力逐漸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進入非農部門,實現了經濟繁榮和資本積累,為鄉村基礎設施和房屋建設提供了經濟基礎,掀起一股農房建設的熱潮。農民建了新房,解決了住房面積短缺的問題,但房屋結構不合理、功能不完善、耕地被占用等問題隨之出現。

為規范農村房屋建設,中央成立了鄉村建設管理局,指導和協調全國農村房屋建設工作。1982年全國第二次農村房屋建設工作會議提出將鄉村及周邊環境進行綜合規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成立。并依據中央文件進行村鎮規劃編制工作,截止到1986年底,全國有3.3萬個小城鎮和280萬個村莊編制了初步規劃。鄉村建設逐步走上有規可循的道路,鄉村規劃的理論基礎、方法、技術和標準也初現雛形。

2、探索階段(1992-2004)

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使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了城鎮化進程的加速,農村的資金、土地和勞動力等資源大量流向城市,城鄉發展不均衡,二元結構現象突出。為此,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將“統籌城鄉發展”擺在國家全面發展戰略構想中“五個統籌”的首位。

為保障鄉村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993年國務院發布《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1997年原建設部發布《1997村鎮建設工作要點》和《村鎮規劃編制辦法》,2002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與原建設部聯合印發《小城鎮環境規劃編制導則》。隨后,皖南4個古村落成功申報世界遺產,政府與學術界開始重視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相關的問題。2003年國家原建設部和文物局共同頒布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或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評選辦法》。

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逐漸重視鄉村建設工作,部分地區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全面開展,探索完善鄉村基礎設施的可行路徑。2003年浙江省開展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全面整治全省萬個行政村,把其中千個行政村建設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3、發展階段(2005-2011)

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并且明確了鄉村建設的具體要求,鄉村建設被放在國家發展的重要位置。同時,國家全面取消農業稅,減輕了農民負擔,增加了農民收入,為鄉村建設提供了經濟支撐。原建設部頒布的《關于村莊整治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改善農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同年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正式提出“新農村建設”的概念。

2008年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農村建設“三大部署”,成為鄉村產業調整的新契機,各村鎮積極發展旅游業,保護和利用村鎮特色景觀資源,推動鄉村建設。當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取代了原《城市規劃法》,鄉村建設正式納入法制體系內,有力地遏制了各地農村無序建設、違法建設的混亂現象。同年中央改原“建設部”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簡稱住建部),住建部頒布了村莊整治工作技術法規方面的國家標準,推動村莊整治工作深入展開。

這一階段中國鄉村建設迅速發展,全國范圍內促進旅游經濟發展及人居環境改善的鄉村建設典范層出不窮。如浙江省安吉縣正式提出“中國美麗鄉村”計劃,推動鄉村產業發展,促進村容村貌和生態環境改善,成為中國新農村建設的鮮活樣本。

4、穩定階段(2012年-2017年)

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推動鄉村建設從數量為重向質量為重發展。2013年中央提出“新型城鎮化”的概念,目的是保護農民利益,實現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鄉村建設工作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和文化建設齊頭并進,主要內容包括美麗鄉村、人居環境和傳統村落三大板塊。

①美麗鄉村建設。2012年十八大提出“美麗中國”,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美麗鄉村”,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表明“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同年中央發布《美麗鄉村建設指南》。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美麗鄉村建設仍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在中央文件指引下,各地相關部門開展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實踐。2013年住建部開展了建設美麗宜居小鎮、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工作,并陸續公布了190個美麗宜居小鎮,565個美麗宜居村莊。

②人居環境建設。2013年住建部對村莊整治規劃的內容、要求、成果等作出了明確要求,提升了鄉村人居環境質量。2014年國務院建立了農村人居環境統計和評價機制,此后住建部每年開展一次全國范圍內行政村農村人居環境調查,舉辦創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活動,2017年公布了村莊規劃示范名單。為了加強農村建設規劃管理,2017年住建部印發了《村莊規劃用地分類指南》對村莊用地類型進行詳細規定。

③傳統村落保護。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加大力度保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傳統村落和民居”。同年住建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與國家文物局聯合開展傳統村落調查,明確了“傳統村落”的定義,將其與“古村落”的概念相區分。同年12月住建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為傳統村落建立了認定體系,公布了第一批“傳統村落”名單,并陸續發布了第二、三、四批傳統村落名錄,共計4153個。

5、成熟階段(2018年-至今)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生態宜居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明確要開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2018年底至2019年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關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等相繼出臺。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強調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努力讓農村具備更好生活條件,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在國家政策文件的引導下,全國各地進一步有效落實,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使得農村垃圾、污水、面源污染等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改變了村容村貌,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鄉村綜合治理體系有效提升。

二、十八大以來鄉村建設取得的成就

1、公共設施提檔升級

鄉村要振興,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近年來,我國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加強農村道路、供水、用電、網絡、住房安全等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基本功能,解決突出問題,逐步使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2、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鄉村人居環境改善是鄉村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在全國不懈努力之下,當前我國鄉村人居環境基本實現干凈整潔有序。截止到2021年底,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其中,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90%。2018年以來,累計改造農村戶廁4000多萬戶;全國范圍內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鄉村基本實現農民院里院外更加美麗,農民生活習慣更加整潔衛生,生活方式更加綠色環保。

3、精神文明扎實推進

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硬骨頭。在國家政策引導和各級政府的推動下,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持續提升,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廣泛培育,鄰里守望、誠信重禮、勤儉節約的文明鄉村不斷涌現。截止到2021年底全國縣級以上文明村、文明鄉鎮占比分別超過65%、80%。連續5年舉辦農民豐收節,鄉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9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累計認定6819個中國傳統村落,農民精氣神得到有效提振。

4、治理體系穩步實施

近年來,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逐步健全,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加強,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滿足農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多年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逐步建立健全,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加快形成。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加強,村黨組織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比例達到95.6%。農村移風易俗進一步深化,村規民約實現全覆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扎實開展,鄉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三、今后鄉村建設重點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國家對鄉村建設的重視與關注達到了新的高度。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今后仍需咬定青山不放松,鉚足干勁兒從公共基礎上設施、人居環境改善、綜合服務體系完善等領域進行加強建設與監督。

1、進一步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等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是鄉村現代化的基礎,從村村通到戶戶通,我國鄉村道路、生活用水建設還有一段距離。發展的重點應根據各地特色分類實施,加強農村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和村內主干道建設,保障村民能夠喝到干凈的飲用水,推進農村公路、自來水建設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

2、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改善不放松。鄉村綠化、美化、亮化工程任重道遠,垃圾清運、廁所改革是人居環境改善的第一步,而全面實施清潔化、資源化處理還需各方協調統籌、全面系統的規劃與建設。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建設除了植樹種草、保護環境外還應加強村民文明行為引導,改變生活陋習,共同維護美好生活環境。

3、有效實行鄉村綜合服務體系建設。鄉村綜合服務系統的建設與提升,目的是解決農民辦事難、跑路多、信息不通暢等問題。根據各地農民生產生活需求進行一定地域范圍內、適度規模、便于服務的系統設置,結合農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建設包含農資銷售配送、農副產品購銷、日用消費品銷售、電子商務、物流節點、金融保險、農機咨詢、技術培訓、代種代養、文體娛樂、康養休閑、鄉村旅游等綜合性的綜合服務中心。

4、大力提升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從中國“和”文化到鄉村“和”文明,鄉村既要美麗宜居又要和諧、融洽。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文化弘揚均以保障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為核心,構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確保農民的主體地位,提升農民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促進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現代化發展。同時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凝心聚力帶動鄉村振興,構建和美鄉村。


(作者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三農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色老汉在线观看 | 亚洲中字幕日产AV片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 | 尤物萝控精品福利视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