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短一點
一號文件很長,一般都在萬字以上。
2017年的一號文件,13000多字;2018年的一號文件,16000多字;2019年的一號文件,15000多字;2020年的一號文件,15000多字;2021年的一號文件,14000多字;2022年的一號文件,只有9463個字,是比較短的,但和1984年的一號文件相比,依然多出4000字。
每年都出一號文件,是貫例了。回顧一下上年、或上幾年一號文件的執行情況,重點在當年怎么辦。上年或上幾年的一號文件講過的,沒落實好的,就說照舊照辦,再提點新目標,出幾條新政策及新措施。當年較上年不可能出太多新政策新舉措,應該用不了多少字。
一號文件,主要是基層干部和群眾看,他們不習慣看長篇累牘的東西。文件太長了,看半天還沒看出點名堂,或基本重復上年的話,都是要怎么樣、要怎么樣的,年年都強調要怎么樣,實際又沒怎么樣,還能怎么樣呢?大家就看不下去了嘛。
一號文件要盡量短,5000字內最好。去年的一號文件強調要怎么樣的,實際是怎么樣了,為什么呢?把經驗教訓分析總結一下,再強調新的一年要這么樣、這么樣,要求有條件的要這么樣,沒條件的創建條件也要這么樣。多講些問題,要分析原因,再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寫一號文件,不會太長,也習慣基層干部群眾閱讀學習和貫徹落實。
盡量通俗易懂一些
我在82年就是鄉干部,每年的一號文件郵寄到鄉鎮,鄉鎮就會立馬組織干部群眾學習,討論如何貫例落實,討論農村農業如何發展,怎么干。八十年代的一號文件,基本都是大白話,基層干部和群眾都看得懂,一號文件是基層干部群眾的一盞燈。
現在的一號文件發布之后,基層干部群眾自己不能學習和貫例落實,因為看不太懂,字都認識,可內涵似懂非懂。要請知名專家學者們逐條逐句的解讀一號文件,幫助基層干部群眾理解一號文件。現在的中國,解讀一號文件,成了一大產業!
其實,如何貫徹落實一號文件,專家學者們并不擅長。而有貫徹落實能力的基層干部群眾,又讀不懂一號文件。為什么不讓基層干部群眾參與制定一號文件的制定呢?讓專家學者制定一號文件,語言體系越來越學術化,人民群眾看不太懂,不得不讓專家學者解讀一號文件,這是很奇葩的事。更奇葩的是,中國的專家學者對一號文件的解讀各不一樣,張專家有張專家的解讀,薛學者有薛學者的解讀,一號文件出了中南海,就被張專家薛學者們東解讀西解讀,把一號文件解讀得不是東西,把貫徹落實一號文件的基層干部群眾解讀得滿腦子漿糊:一號文件太深奧了、太神秘了!
我期待2023年的一號文件,盡量用老百姓看得懂的語言寫,不用張專家東解讀、薛學者西解讀。讓一號文件重新成為基層干部群眾的一盞燈! (待續)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中國鄉建院院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建院 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