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昌平等:村社內置合作金融促進鄉村振興及擴大內需的實踐報告與政策建議

[ 作者:李昌平?楊嘉祥?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6-26 錄入:王惠敏 ]

導語:《改革內參》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以其獨特的政治背景,依托中央權威研究機構和宏觀決策部門的一流專家學者、高級智囊和政府官員為作者群,決定了其報道信息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廣泛性。2019年1月18日出版的綜合2019年第3期《改革內參》刊登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土地法制研究院、中國鄉建院院長李昌平的文章《村社內置合作金融促進鄉村振興及擴大內需的實踐報告與政策建議》,分析了當前在鄉村中盤活農村土地等資源的兩種思路,用案例與經驗說明以村社內置金融是如何讓農村土地等資源資產金融化、貨幣化、證券化、市場化,并提出關于設立 “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推廣基金”的設想與十條政策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講主要是礦產資源和城市資產金融化、貨幣化、證券化、市場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已經基本完成。如果中國農村土地等資源資產能夠用金融化、貨幣化、證券化、市場化,可以為中國發展增加數百萬億的“流動性”,這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源泉,是支撐中國經濟再高速增長數十年的基礎條件。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土地集體所有制是必須要堅守的底線,在此前提條件約束下探索農村資產金融化、貨幣化、證券化、市場化,是未來中國改革的重中之重。

壹、農村資產金融化、貨幣化、證券化、市場化的兩種思路與實踐方式

關于農村資產金融化、貨幣化、證券化、市場化的思路和實踐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分為兩種方式:“三權分置”、“經營權”在銀行抵押貸款的方式;村社內部合作金融,承包權或成員權在內置金融抵押貸款的方式。

“三權分置”、“經營權”

在銀行抵押貸款的方式

第一種思路和實踐,即土地確權頒證、延長承包期、三權分置,土地經營權在金融機構抵押貸款或土地承包權、經營權股權化、市場化交易。

這種改革思路和實踐在我國已經進行了10多年,但效果不明顯。早在10年前,相關部委就在北京大興等22各縣市區啟動了農地承包經營權證在銀行抵押貸款的試驗,但銀行反應冷淡。主要的原因是:農戶農地規模太小,且不連片,這樣的土地抵押給銀行之后,一旦違約,銀行獲得土地產權和處置土地產權的成本太高,得不償失。后來,有關方面為了調動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積極性,重新設計了“土地三權分置,經營權向龍頭企業流轉,龍頭企業拿土地經營權在銀行抵押貸款”的改革——農民集體或農戶把土地給了“龍頭企業”經營,“龍頭企業”拿農地的經營權去銀行抵押貸款,即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不能抵押貸款,經營權可以抵押貸款。從實驗的情況來看,銀行最初有所響應,但很快停止了“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遇到了農戶和農民集體的消極抵抗;另一方面,企業流轉農民的土地后,用農民的土地經營權在銀行抵押貸款,如果企業因為經營不善等原因不還錢或者宣布破產、甚至“跑路”,土地又回到了農民手中,而銀行承擔全部風險和損失。此種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基本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更沒有可推廣的樣本。

“村社內置合作金融”的方式

第二種思路和實踐,即以政府財政“種子資金”為引導,引導農民在村社內部創建互助合作金融——“村社內置合作金融”,讓農民的承包權或集體成員權在村社內置金融抵押貸款或變現退出。農戶以承包權或集體成員權在村社內置金融抵押貸款了,如果違約,其土地承包權或集體成員權直接收回村社集體,再發包給或轉讓即可。這樣,既堅守了習近平總書記設定的土地集體所有制底線,又幫助農民實現了承包權和成員權的“死權變活權、死錢變活錢”。在一個縣域內,把一個一個的內置金融村社聯合起來,形成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由政策性銀行控股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的“信用部”。這樣就形成了以政策性銀行為龍頭的農村土地金融服務體系。

貳、村社內置合作金融的國內實踐

從2005年開始,中國鄉建院成立村社內置金融試驗團隊,在全國22個省市區100多個村子進行了以“村社內置金融”為切入點的把農民再組織起來、把資源資產資金集約經營起來、讓產權流轉和交易起來即“三起來”的試驗。

實驗效果非常明顯,不僅幫助農民把“死資產”變成了“活錢”,解決了農民的貸款難、融資難,還極大提升了農民組織化水平和黨支部領導下的基層組織服務農民(從生產到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服務都可以服務到家)的能力,極大提升了農民和農民組織自主發展和治理的能力。鄉建院協作創建的100多個內置金融村社,每個村社平均每年給村民提供土地抵押貸款400萬元左右。

鄉建院十多年村社內置金融實驗下來,100多個村社內置金融合作社,無一筆呆賬、死賬。這些村莊基本上都變成了當地的新農村建設或振興鄉村的示范村,村民人均收入都比相鄰村莊顯著增長。

目前,實踐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有兩個:第一,在村社內置金融創建2-3年后,村民的互助金多了貸不出去。以河南信陽郝堂村為例,2013年村民互助貸款規模650萬,2017年貸款規模減少到270萬元,但互助金可以達到7000萬元以上,內置金融只好把互助金退還給村民。第二,缺乏法律保護。在多個項目中出現了個別單位、特別是一些地方金融部門給村社內置合作金融扣上非法集資和擾亂金融秩序的帽子,阻礙項目運行和村社內置金融合作社的綜合發展。

叁、關于設立 “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推廣基金”的設想

村社內置金融實驗的下一步發展,計劃由某家政策性銀行的三農事業部出資2億元設立 “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推廣基金”(以下簡稱基金),由鄉建院協作各縣市區創建“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其操作思路如下:

每個縣由“基金”出資2000萬元,引導縣級政府配資2000萬元,合計4000萬元“種子資金”(以下簡稱“子基金”),用于創建縣域“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在一個縣域內,4000萬元“子基金”為每村提供100萬元種子資金引導村民建立“內置金融村社”,一次性可以同時開展工作40個村,預計可以在半年內吸收社員互助金6-8億元左右。第一批40個“內置金融村社”建成之后形成聯合社,政策性銀行三農事業部(入股聯合社信用部1000萬元)成為縣域聯合社信用部的“掌門人”,在政策性銀行設立內置金融“金庫”——托管資金和資金保值增值。“子基金”再以在各村的100萬元“種子資金”為抵押在聯合社信用部抵押貸款4000萬元,再啟動第二批40個村莊的內置金融村社建設,建成后全部加入聯合社。如此類推。1-2年的時間,可以實現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在縣域的全覆蓋。試驗計劃從河南某人口大縣開始。

政策性銀行三農事業部出資2000萬元“種子資金”,引導一個100萬人口大縣創建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在2-3年后,這個體系的互助金可以達到30-50億元,完全可以支撐該縣農村資產金融化、貨幣化、證券化、市場化,可增加農民可支配現金流數十億元。與此同時,政策性銀行或保險公司可以借助這個體系發展合作保險為基礎的農村農業保險業務,還可以開展土地銀行業務、糧食銀行業務、統購統銷業務等,對降低金融系統的系統性風險意義重大,這是“四兩撥千斤”的鄉村振興和擴大內需之法。

肆、政策性建議

(1)中央政策研究與決策部門,對鄉建院十年來的100多個村社內置金融實驗點進行調研、評估和總結,盡快轉化為政策;

(2)立法保護農民在村社內部開展以信用合作為基礎的“三位一體”綜合性合作實踐;立法保護農戶承包權、集體成員權在村社內置合作金融中實現抵押貸款權和有償退出權;

(3)鼓勵農業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三農事業部主導創新與中國特色農村產權制度相適應的合作金融體系和運行機制;

(4)在農業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機構內設立“村社內置合作金融金庫”。

(5)中央財政每年預算5000億元,支持內置合作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建設,連續支持10年;

(6)設計依托村社內置合作金融的農村產權“三級市場”體系,確保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前提下實現農村資源資產金融化、貨幣化、證券化、市場化;

(7)確立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為農村基本組織制度,黨支部和黨委建立在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之上;

(8)準許合法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向村社內置合作金融借債或融資;

(9)依法保護內置金融村社聯合社體系開展“土地銀行”、“房屋銀行”、“糧食銀行”、“苗木銀行”和“合作保險”業務;

(10)準許村社“土地銀行”之間互換土地和交易土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改革內參》綜合2019年3期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中午字幕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男男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公厕 | 亚洲国产精品大秀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