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鴻雁:農村人口都市化與社會結構變遷新論

[ 作者:張鴻雁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03-21 錄入:易永喆 ]

——孟德拉斯《農民的終結》帶來的思考

法國社會學家孟德拉斯在1964年出版了《農民的終結》一書,他在這一著作的開篇指出:“二十億農民站在工業文明的入口處:這就是20世紀下半葉當今世界向社會科學提出的主要問題。”他在20世紀60年代就論證了法國都市化過程中的都市與鄉村差異縮小的發展事實,到了20世紀80年代,法國社會結構的變遷證實了孟德拉斯的觀點。

中國的都市與農村正面臨著全新的社會變遷格局,傳統都市化的模式與農業發展理論正面臨全新挑戰,因此,總結、分析、認識人類社會及未來中國都市與鄉村社會結構變遷的趨勢,這對于中國都市化道路及鄉村變遷的模式選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孟德拉斯對社會主義國家的農業發展提出這樣的問題:“令人奇怪的是,生產土豆和肉食品,似乎比制造火箭和衛星更為困難”。從其科學屬性來說,生產土豆與制造衛星缺乏嚴格的可比性,但是至少說明,資本主義在解決農業問題上,走了一條與社會主義完全不同的道路。即在資本主義發生初期,就通過農藝學及相關科學的發展,把農業作為科學與工業進程的一部分。

中國的農業在人類文明之初曾是最先進的,但是,在純粹農業發展數千年后,農業仍然作為一種獨立的經濟結構而存在著,面對世界范圍的工業化進程,中國農業沒有匯入工業的發展之中,而是與工業“滯后式平行”的方式循著“兩條軌跡”發展著,這是中國農業之所以落后的最根本原因。

640.jpeg

就農業本身而搞農業,這一方式在中國奉行三千多年。但是,在現代社會把農業置于工業發展之外,作為傳統的國家“兩部門經濟”的存在形式,使農業只能是處在一個低水平上循環進化的過程中,而不能產生“質”的飛躍。

一個十分清楚的邏輯關系是:中國實現現代化→必須首先改變都市與鄉村的人口比例→使更多的農業人口走進都市生活→都市社會結構變遷加快→提高都市化水平→使更多的農業人口實現文化心理結構的現代化→創造都市性結構農業經濟體系→這一社會與經濟結構性轉型過程與改變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相輔相成→最終使“鄉村人”成為“都市人”。

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曾預言東方社會的歷史是鄉村都市化。鄉村都市化就是要消滅城鄉差別。沒有了城鄉差別也就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鄉村,也就沒有了屬于鄉村的農業。為此,應該創造并選擇“都市性結構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向,這才是中國真正的希望所在!

中國農業一直游離于商品經濟之外,雖然沿海都市及地區的農業在近代以來有一部分開始踏入簡單商品經濟關系中,但是始終處在“商品經濟的邊緣”。現代社會的發展,使農業已經不可能成為“獨立靠天生存的自然系統”,而應該是通過市場經濟關系,依靠工業與高科技為發展基礎的經濟系統。如果能確立這樣的認識前提,中國農業社會的轉型才不僅僅是站在都市社會之外,而成為都市社會轉型的“不大轉動的外圍”。

640-1.jpeg

近幾年來,由于市場關系中人們對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加之工農業產品價格比不合理,相當一部分農業勞動力“棄農經商”,這種情況在發達地區有,不發達地區也存在。發達地區的農業勞動力所認識的是工商業的低投入高產出;不發達地區的農業勞動力所認識的是自身的“比較貧困的概念”。

從理論與實際需求的關系來說,越是發達地區,越需要良好的農業條件作為其發展、生存的前提。因此,無論本質關系上還是理論認識上,加快都市社會結構變遷,加快都市化進程和水平,是在整體上轉變中國農業社會的經濟與社會結構關系,使中國步入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

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擺正農業與都市工商業發展關系,盡快使農業形成“工業農業模式”。

640-2.jpeg

其基本的理論認識及方式選擇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

1.都市社會結構變遷最終是以實現城市化和都市現代化為目標。加快社會整體的城市化、城鎮化水平,以城市化為中心構建農業經濟,形成四種模式:一是大都市圈經營性農業經濟模式,如上海地區的農業,可稱典型的大都市農業;二是都市經營性農業經濟模式,主要指大中城市郊縣農業,可稱為都市所屬農業;三是城鎮經營性農業經濟模式,可稱為城鎮農業經濟;四是商業性農業經濟模式,可稱為規模性的商業農業經濟,以各種各樣的農業經濟公司、農業經營的服務公司和托拉斯為其主體形式。

這些可歸結為一個總體概念,即“都市性結構農業經濟模式”。這一目標的發展指標之一,是在未來50年內使中國的大部分地區的都市人口占整個地區人口的50%以上。

2.為了適應發達地區都市的高速發展,發達地區應該盡快形成規模農業。規模農業是工業化、機械化發展的基礎和結果,沒有規模農業,中國的經濟就不會有持續的發展能力。

3.要盡可能地加速農業的商品化和經營集團化、托拉斯化的進程,并形成專業性農業經營模式,至少在發達地區可以首先實行這一經營形式。使經營土地的人成為懂得商品經濟規律,懂得高科技的社會群體。這樣可以少走資本主義初期走過的彎路,使農業生產者不僅是農業經濟的生產者、創造者,而且也是都市經濟的創造者和生產者,同時又是都市生活方式的享受者。

正如孟德拉斯所說:“當農業勞動者不再把自己作為生產者,并開始考慮自己的生產銷路時,他的整個世界都改變了。種地養家的農民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農業生產者具有完全不同的視野“。

4.創造都市型結構農業。值得理論界思考的是,當代中國農業的發展,不能再用傳統農業方式創造新的傳統農業,即用落后創造新的落后。有些學者仍然在用傳統的方法指導現代農業,甚至用現代的方法裝點傳統農業,這猶如在一雙傳統的“三寸金蓮”上繡上現代符號,或者是在“三寸金蓮”上裝上一個集成電路。但是,這樣讓被束縛的“三寸金蓮”騰飛是根本不可能的,必須打破舊的結構關系,創造新型的結構與功能,才能使傳統農業走向新生。

640-3.jpeg

在與西方發達農業比較中,尋找一個可以參照的模式,把中國的農業放在都市經濟的結構框架中來發展,最終把農業轉化為工業的生產形式,而形成有持續發展能力的“都市性結構農業經濟模式”。

中國都市社會結構變遷,必須創造合理的區域經濟發展結構,并構建布局合理的區域發展中心,即區域“發展極”,使都市社會結構變遷與鄉村的社會結構形成區域性社會協調機制,并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社會系統工程。

應該說中國區域性社會結構變遷,在改革開放的深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新的地域社會結構關系正在形成,社會整體的協調發展越來越受到專家學者和各級政府的重視。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長江經濟帶等都在以其特有的功能發揮著作用。

當前的中國鄉村邁向現代化,應該注意區域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中心性原則,即在政策上創造區域性“發展極”是中國農業經濟及鄉村的特殊需求。小城鎮的發展,是中國農民的出路之一。但是,事實證明不是所有的小城鎮都能夠自然發展并形成一定規模的都市,因為有相當多的小城鎮與都市并行了數千年。

中國鄉村都市化的理論問題,應該走出原來的理論誤區,很多小城鎮不具備“累積循環因果原理”,因此相當多的小城鎮,只是在原有水平上“停滯維持發展”,不增長,也不擴大,進而不能形成有利而合理的地域生產力布局。

所以,有的地方經濟發展長期停滯不前,也與地域結構的生產力布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只有處于一定條件下的小城鎮才具有都市的“循環累積”發展的功能。在中國的學術界有人把工業化和都市化嚴格區別開來,西方學術界把都市化與工業化看作是“有區別的同一過程”。

640-4.jpeg

從現實比較中可以看出,這兩者是互為因果的過程,小城鎮要成為都市必須具備多重條件,雖然學者對這些條件的認識不一,但有一點是起著重要作用的,即在大都市經濟輻射圈——區域“發展極”的功能覆蓋下,小城鎮發展為都市的速度要快得多。

因此,在一定區域內,不是所有的小城鎮都能成為都市,只是其中區位條件比較好的城鎮才能發展成為都市。無論是中國歷史上小城鎮的發展,還是當代中國小城鎮的發展都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

區域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極”,是地區經濟結構與社會關系的集中體現,一個區域性的經濟結構是否合理,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區域經濟社會與區域“發展極”的合理關系。

640-5.jpeg

“發展極”作為都市群的主體部分,往往是一定區域最新成果和創新集團的發展區,往往是一個都市群的創新區,經濟發展最前沿區,有著某種示范作用,必然會不斷地向市場推出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而且還在不斷地創造著新的市場、新的組織、新的管理體制及新生活方式等,只有小城鎮成為大都市區和大都市帶的結構構成部分,區域社會結構的整體變遷與現代化才能夠真正實現。

而都市社會結構變遷及社會結構在區域空間意義上的擴張,就是各種各樣的小城鎮能夠成為都市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通過都市社會結構變遷,創造“鄉下人”走進都市的社會機制,創造拋棄舊傳統的文化心理結構的新發展空間。

(作者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鄉村發現網節選自:《城市社會學理論與方法》(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中第二章節內容,篇幅所限,注釋詳見原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欧美九九精品综合网 | 网友久久更新新视频免费 |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 在线视频不卡欧美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