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都說農業有萬億的藍海,于是一大批工商資本一路凱歌高奏地向農業進軍。聯想、恒大、阿里巴巴、綠城……當然,還有一撥不能忽視的力量——新農人。投資農業的熱情像熾熱的火焰,而農業的反應卻像冰冷的海水。新農人如何在農業領域站穩腳跟?日前,農業品牌微信群邀請陜西省委農村青年工作部部長魏延安,來談談他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以下為分享內容:
這兩年,互聯網是風口,農業也是風口,投資農業的人越來越多,新農人群體也在崛起,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往往很大。從2009年網易高調宣布養豬開始,不僅資本下鄉加速,而且互聯網開始跨界進入農業。在資本下鄉過程中培養出了“禇橙”“柳桃”“潘蘋果”等外來的植入性的農業品牌,但付出的代價也很明顯。
有文章曾說:三千農業電商無一盈利。雖然這個說法有點夸張,但大部分在虧損是事實。投資農業的熱情像灼熱的火焰,而農業的反應卻像冰冷的海水,新農人如何在農業領域站穩腳跟?
農業的本質是自然生產
幾年前,“飄香玉米”迎來種植熱潮,一位農業投資者前來向我咨詢。
我問:你想種哪兒?
他說:普通玉米田的旁邊。
我問:賣給誰?
他說:市場這么好,應該不愁賣。
對他的觀點我卻不敢茍同。
首先,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授粉作物,在授粉期間,有風、昆蟲等因素存在,不同的玉米植株之間很容易出現“串粉”現象,種出來的“飄香玉米”就不純了,也不會“飄香”。其次,玉米會集中在幾天內一起成熟,每畝地能產五六千玉米棒子,如果沒有儲藏條件,采摘下來后會很容易變質。再次,玉米到底賣給誰?企業規模化生產玉米,即使進行包裝冷藏,也需要在短時間內售出。
所以,農業不是工業。工業能在短周期獲得高利潤,而農業具有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比如種植蘋果八年才能進入收獲期,養牛則需要4年,這是目前無法突破的限制。
農業的本質是一種自然生產。人在農業生產中只是起到輔助作用。比如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都是為了植物更好地生長,增加目標產出。如果違背這個規律,就要付出代價。比如現在屬于人造小氣候的大棚,是可以讓水果提早或推遲上市的,但是你要蘋果一年結兩次果,那是不行的。所以,要有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農業是個政策市
從事農業,政策是根本。有人講,農業像中國的股市一樣,是一個政策市。國家給的政策好了,農業就好辦了。所以,好多做農業的,整天在琢磨政策。我的態度是,要光明正大地去爭取政策,但前提是立足于自己的產業,而不是為了政策去做產業。
政策在哪兒?信息就在各大部門的網站上。比如養羊的企業,可以去申請畜牧部門規模養殖的資金、農機部門加工飼料的補貼、農業部門有機肥和秸稈綜合利用的補貼、科技部門技術創新的補貼、財政部門農業綜合開發的補貼、扶貧部門貧困產業項目等。
如何去爭取政策?從自身實際出發,及時關注消息,提前了解申請的主體范圍、申請方法、申請內容等。
創新營銷時代,不能坐等市場
俗話說,酒好不怕巷子深。酒好,但必須是大家都已經知道好,才會往巷子鉆,而不是只說自己酒好,守在巷子里等人買。比如寧夏枸杞營銷這個案例,當枸杞市場全都用大袋包裝時,寧夏枸杞開始用小袋包裝,方便攜帶;當小袋裝開始流行,寧夏枸杞打出原產地與小產區概念;當這些也開始被競相效仿,又玩起來“頭茬枸杞”的說法,認為枸杞頭一茬營養最豐富;等到枸杞市場再跟上時,黑枸杞又橫空出世了。
當然,還是要回到市場的軌道上來。雖然都說農產品沒標準,要按工業標準來執行確實是不行的,但還是要有企業自己的標準,最終靠品牌形成最終的競爭力。
農業修行,反復反思
有人講,創業就是一場修行,既然是修行,就充滿了反思甚至反復。我們可以相信從事農業的道路是正確的,但是我們不能對自己從事農業的方法過于自信。機遇可遇不可求,時機未到,先鋒就是先烈,比如生鮮電商,模式不完善,只能過早的結束了。我們對已經過去的時代也不要迷戀。
農業風險,不要蔑視
農業風險太大,至少有九種:自然風險、疫病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政治風險、社會風險、決策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自然風險,刮風下雨、冷熱干濕,農業都受影響;疫病風險,動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對于疾病防不勝防;市場風險,工業也有,但農業影響更大,如果沒有市場,產品必須保險;政策風險,比如國家鼓勵養豬,你剛養上豬,豬過剩了,結果補貼政策取消了;社會風險,比如與農民打交道等;決策風險,技術、資金等項目的選擇都涉及到是否虧損;管理風險,找對人了,事半功倍,沒找對人,事倍功半;技術風險,將不成熟的東西大規模推廣,損失會很慘重。
最大悲劇,倒在黎明前
倒在黎明前,這是最大的悲劇,資金鏈斷了是重要原因,為什么會這樣?一般四個原因:一個是投資概算搞錯了,按照工業那一套做預算,在農業都沒法實施,好多人根本不知道農業要占多少流動資金;投資周期估短了,工業是一年資金周轉多少次,而農業有的是多少年才周轉一次;第三是將融資的難度想輕了,農業貸款很難;四是政策預期落空了。
開拓進取,重視管理
我們現在大踏步地開拓事業,但是不能放松了管理。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好嗎?事必親躬,事業都到了數百萬上千萬的層次了,還是一個人做所有決策,怎么能走得遠?我總結,干事業初期,靠個人能力,特別是領隊人物個人能力,但是事業做大一定是靠管理,管理的問題核心是人。企業做大后應該用現代管理體制組建團隊,才能做強。
尊重人才,共享未來
一般說,留住人才有三種辦法: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是表面,感情與事業更重要。沒有深厚的感情,也不能給未來的事業,人才怎么會留下呢?現在隨著阿里巴巴等一批互聯網電商企業的上市,一個新詞深入人心,這就是新型合伙人制,股權是最終的未來。阿里巴巴上市的影響不是因為馬云一個人成了千億富翁,關鍵是馬云的團隊一下子出了數百個億萬富翁。因此,留住人才要尊重人才,更要共享未來。
(二0一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嘉賓簡介:魏延安,現任共青團陜西省委農村青年工作部部長,農學學士,農業推廣碩士。長期關注和研究三農問題,先后獲省部級農業科技成果獎6項,發表各類文章200多篇,出版個人專著《陜西省馬鈴薯產業發展研究》《初識三農》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價值中國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