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對我國制造業提升消費品品質提出了殷殷希望,在坊間廣泛流傳并備受贊譽的“工匠精神”再次得到高位推動。
我們很難給工匠精神一個完全精準的定義,但克服喧囂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態,培養耐心專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打造精益求精、至臻完善的產品品質,這些都是工匠精神公認的品質內核。而且,匠人精神不僅制造業需要,發展現代農業也同樣需要工匠精神。
發展現代農業,首先需要創業者能夠靜下心來,克服浮躁心態和急功近利的心理。這是因為農業是一個有著自身獨特規律的產業,它既需要人們付出勞動,也需要遵循農產品生長的自然規律,更需要認識到農業本身是關系國計民生、具有公共屬性的產業。要想做好農業,就必須摒棄追求“短、平、快”的心理和“一夜暴富”的幻想,沉下心來,眼光放長遠,這才是做農業之道。
發展現代農業,還需要培養耐心專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農業發展始終面臨著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的挑戰,解決這些問題,將來越來越靠科技和專業化人才,農業將越來越成為科技和知識密集型產業。這就需要農業工作者不斷提高自身的科技和知識水平,提高自身在農業方面的專業性,需要對農業這個產業長期的耐心關注和全身心地投入,通過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來抵御各種風險。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農產品質量,也必須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國農業大而不強、競爭力弱的現狀與一些生產者只注重產量、不注重品質的態度有關。在農產品生產中,尤其需要發揮工匠精神,對每一粒糧食、每一棵蔬菜、每一瓶牛奶、每一塊肉、甚至每一桌“農家樂”里的飯菜都要不斷“打磨”,讓農產品和服務精益求精、至臻完善,這才是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的重要落腳點。
“十三五”期間,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競爭力是時代的重大課題。克服浮躁、耐心專注、精益求精,李克強總理提倡的這種工匠精神,正是我們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所需要的精神。讓我們把工匠精神注入到農業發展創新的實踐中,用工匠精神“為國鑄犁”,創造現代農業發展更美好的明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年03月12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