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陸敬平:綠色生態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靈魂

[ 作者:陸敬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6 錄入:12 ]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為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階段的偉大勝利,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提供了發展方向和動力源泉。

不可否認,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廣大農村得到長足的發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我們必須看到,許多農村離小康的標準還有很大差距,必須下大力氣予以改變。總的來看,需要用生態發展促增收、生態環境促蝶變來扮靚美麗鄉村。

生態發展促增收。發展是永恒的主題,早在2005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在湖州市安吉縣考察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強調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一時增長,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買不到綠水青山??倳浀闹v話形象生動,言簡意賅的善明了綠色生態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詮釋了共產黨人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由此可見,綠色生態是建設現代化新農村的靈魂。可是,我們發現,有些地方領導把經濟發展與綠色生態割裂開來,認為要發展就必須讓生態付出代價。殊不知綠色生態與經濟發展是孿生兄弟,完全可以水乳交融,相互促進。實踐證明,生態農業和綠色產品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成為人們的最愛。因此說,農業要高效,農民要增收,靠傳統的種植模式和化肥農藥催生的高產根本不行,必須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別無他法。

綠色生活促蝶變。環境影響人、改變人。我們看到,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農民素質也同步提高,反之,貧窮落后地區不但臟亂差,而且許多農民素質也相對較差,游手好閑,甚至賭博、喝酒、打架成風。因此,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基層干部樹立綠色生態發展觀念,帶領廣大農民發展綠色經濟,發家致富。只有讓廣大農民看到生態發展的好處,才能充分調動和激發他們發展經濟和美化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俗話說,窮煎餓吵,無事生非。只要讓農民們家家有項目,人人有事干,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村風民風,農民們自然會告別那些陳規陋習,樹立健康向上的新風尚,用勤勞而又智慧的雙手去扮靚美麗鄉村,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為實現全面小康貢獻自己應盡的力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荊楚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色吧88 | 另类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 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不卡 | 亚洲午夜在线网址网址 | 亚洲人碰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