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文化保護,大多數人都會想起日本。原因大概歸于日本是在文化保護與傳承方面做的很好的一個國家。
為什么日本文化到現在依然保存地較好?簡·雅各布斯曾在《集體失憶的黑暗年代》探討過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悲觀者,簡·雅各布斯相信,隨著后農業時代走向一個以科技為基礎的未來,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的黑暗年代、一段文明崩塌時期的邊緣。而這種崩潰的發生機制是群體的逐步失憶。
這種失憶在今天的中國并不陌生,例如傳統文化的快速消失,大量城市記憶逐步模糊,在建筑逐步雷同的同時,城市之間的文化差異逐漸消失,外觀和內涵的雙重單調,共同早就了今天許多城市千城一面的奇觀。
那么,簡·雅各布斯的憤怒,或者她的悲觀,能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
1“黑暗年代”會如何來臨?
1853年,日本發生黑船事件。彼時,日本實施封閉鎖國的政策,以不與危險的外界和文化接觸來自保。直到美國率領炮艦隊駛進東京灣,強迫日本開放門戶與西方通商,日本為了能夠迎頭趕上西方,開始借助外來力量發展自己,同時也不忘在文化上保護自己。
當時,日本正從農業文化轉型到以創新為本的后農業社會,在這個轉型中,即使面臨種種壓力,也不忘珍惜和培育自己熟悉的文化特質。日本在整個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以吸取西方國家文化發展的方式和經驗來助力本國文化發展,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它們和遺棄本國的文化。
直至今天,日本都在有意地延續這項策略,并有了很多人間國寶級的大師:書法家、園藝家、陶藝家、傳統演員、木匠等,以及日本借助自己的力量發行人間國寶計劃,將這些手藝傳遞給學徒,使技藝及其代表的文化價值不至于丟失。
所以,文化的完好保存和傳承是來自本國民眾對文化的重視和責任感;文化的丟失或被遺忘的問題,也不能僅從外來文化的侵入來尋找答案。那么,文化丟失或者被遺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簡·雅各布斯所寫的《集體失憶的黑暗年代》給日本在文化保護和傳承這件事上所做出的努力以極大的肯定。她認為,彼時的文化正逐漸走向黑暗年代,以一種被遺忘的方式,而這種遺忘來自于人們失去了能夠將文化記住的能力。這也是她在本書中對“究竟什么是導致文明衰落的原因”的追溯。
這本書中,她沒有否決文化被遺忘是來自外來文化的入侵,且把它看作了是文化丟失的一個原因,比如歐洲人的入侵給北美洲文明造成的文明衰敗現象。但是另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的內部腐敗,即人本身失去了文化記憶的能力。這也是雅各布斯本人對文明逐漸走向黑暗年代勾勒出的兩種形式。雖然她最終還是將形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歸在了人們對文化的集體失憶上。
2重建記住文化的能力
雅各布斯出生在北美的一個小鎮,高中畢業之后供職于一家雜志社。20世紀的20~30年代,美國陷入經濟大蕭條,雅各布斯在這個時候開始遷至紐約并定居于格林威治村的休斯頓大街。也是在這個時候,她慢慢被城市的獨特魅力所吸引,開始關注城市設計問題,尤其在社區建設方面,包括建筑架構、街道設置等,都有著不同于其他城市規劃師的觀點。
在她看來,一個偉大的規劃師或建筑師不應該將城市定位在時尚上,而是基于自然規律進行建設以惠普于大眾。街道的建設不應該是引領市民一并擁進市中心,而是為他們走向她們想要和應該到達的地方指引方向,等等。
對《黑暗年代》這本書而言,雅各布斯用文化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城市問題:文明的黑暗年代的來臨。
“文化的穩定性機制作為一種復雜的建制”,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整體文化的崩塌,從而使文明走向黑暗年代。所以,即便文化被寫進紙張里,有關文化的文獻被保存,但這也只是一種僵硬的無生命的狀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間的走失,依靠這種方式延續下來的文化最終都將被集體的人所遺忘。對此,重建記住文化的能力也變得尤其重要。
在這個時候,我們在對文化保護上需要更注重它的可觸摸性,感同身受是對文化該如何修復、保存、延續的最好方式。
基于此,這本書從五個因素來揭露了文化丟失的真相。但在討論文化為什么被丟失和被遺忘的過程中,作者專注于深究北美家庭在社區破壞性的環境下是如何被摧毀的,高校教育中的所得文憑逐漸成為一種成長型產業,科學研究越來越與實踐無關、專業人員的自審能力正在喪失并變得犬儒主義,稅法或不止稅法的沖突正在導致政府的效能低下。
對于后五項因素來說,在揭露問題真相上表現的更徹底,也是前五項因素的敗壞癥狀。我試圖為這五項因素導致的文化集體的被遺忘給出一個概念:“文化債務危機”。之所以用“債務危機”來表述文化在社會中存在的危機感,是因為,債務本身表現在人身上是存在利益關系的,而文化正是在這種利益關系中逐漸被摧毀甚至被遺忘的。
3社區建設與文化保護的關聯
另外,如果以一個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角度來說,會首先將家庭與社區作為重審文化的選擇之一,因為人們總是從生活中尋找問題的答案,而這也已經成為當下城市建設和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話題。所以,這本書被視作《死與生》的續篇,只不過視角發生了變化。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社區才能讓人們欣然接受,并愿意住進去?社區問題所映射出的文化喪失問題,對中國的社區建設、文化重塑、甚至更寬泛的城市建設又有哪些啟示?
在《黑暗年代》這本書中,雅各布斯強烈譴責了社區僵硬化、不科學的管理模式。雅各布斯視社區為“一個逐漸且有機增長的復雜資源的生命體。所以延伸到對資源的討論,她認為有三種資源是在建設社區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首先是社區的公共住房、學校、公共圖書館等資源;其次是由社區較不正式地提的職業培訓中心、社區聚會中心等;其次,就是完全不正式的一種無形的資源,比如鄰居、人與人之間的口頭交流。
而雅各布斯對這些資源的說明,給我們的一個最大啟示是:我們應該相信民眾有能力將自己的社區管理好,甚至包括他們自己對社區的規劃。永遠不要忽視普通百姓的創造力,因為他們對自己想要的東西了如指掌。所以我們只要給他們想要的東西就足矣。
但是,當將這種啟示引用在我們國家的社區建設時,要注意建立一套比較系統性的管理體制以幫助和監督。
由此而言,“倘若主流文化危機由內部開始腐朽,或是無法應變,那么很清楚地,今天當務之急就是社會必須徹底覺悟,以認清累積起來的文化弱點所具有之威脅性,并設法加以改正,以求社會的復雜文化網絡得以穩定下來。”
如果要問“文化的黑暗年代”還要多久才能終結,那么,請重新賦予我們記住它的能力,也請重新審視城市化與人的關系。因為,一切脫離人而建設出來的城市和文化都將是懸在半空中的遙控飛機,遙控器不被人所用,飛機終將衰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方塘智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