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臨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農產品價格下行壓力增大、糧食補貼政策將向規模經營傾斜、農村產業結構性調整、推進供給側改革和精準脫貧的新常態下,種好品牌、綠色、科技、規模和融合“五糧”,是精準發展產業,促進糧食產業轉型,不斷提升發展的質量、效益、水平、方式和價值的有效途徑。
種品牌糧,提升糧食產業質量
袁隆平“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雜交稻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在糧食連年增產,糧食價格下行壓力下,糧食產業發展要重在提升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在品種和品牌上做文章。一是選擇優質品種。比如水稻,在我州山區一季稻地區,利用生長期較長特點,積極推廣玉針香、湘晚秈17、農香25、農香32、盛泰優018、兆優5455(雜交)、泰優390(雜交)、桃優香占(晚稻)、華潤2號(晚稻)和粳稻等米質優良品種,加強抗病服務,確保畝產800-1000斤。如玉米可適當推廣鮮食商品玉米種植。二是打造優良品牌。在深入了解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高標準設計、科學定位,完善科技服務,不斷創新,穩定質量,贏得消費者的良好口碑。
種綠色糧,提升糧食產業效益
糧食綠色增產模式攻關,既是實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增強農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發展糧食生產要樹立以人為本、綠色發展、市場引領的發展新理念,把我州綠色生態這個長足優勢利用和發揮好,生產出綠色有機、優質高效糧食產品。一是提升耕地質量。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畜禽糞便有機肥養分和農作物秸稈直接還田,恢復發展綠肥生產,提高耕地基礎地力和土壤有機質含量。二是普及綠色防控。實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術,推進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大中型高效藥械替代小型低效藥械,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農作物抗病能力,實現高產、優質、高效和環境友好。三是發展節水生產。推廣優質商品有機肥、高效緩釋肥料、生物肥、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減少和替代傳統化學肥料。利用農業物聯網技術,建立完善苗情監測系統、墑情監測系統、病蟲害監測系統,指導平衡施肥、精準施藥、定量灌溉、激光整地、車載土壤養分快速檢測,實現糧食生產過程智能化、精準化管理。四是推廣共生模式。
種科技糧,提升糧食產業水平
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發展現代糧食產業必須創造和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糧食新產品,提高糧食產業發展水平,為糧食產業發展提供新服務。一是落實糧食增產關鍵技術。以水稻為例,發揮糧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糧食加工企業、育秧(農機)專業戶的龍頭作用,突出抓好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安全齊穗三項關鍵增產技術的推廣普及,在稻田大面積集中區域,積極推廣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全面推廣增加大田用種量、秧田面積、大田用盤量和提高成秧率、拋插質量“三增兩提”合理密植技術措施,確保常規稻密度達到2萬蔸以上、雜交稻1.8萬蔸以上,基本苗達到高產栽培要求,水稻拋插密度和基本苗平均提高15%以上,解決因密度偏稀、基本苗不足制約水稻高產的突出問題。二是推廣糧食生產機藝融合。以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為目標,推廣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貫穿深松整地、秸稈還田、化肥深施、機播機插、現代高效植保、機械收獲、設備烘烤、高品質加工包裝全環節,促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減少糧食生產對勞動力的密集需要,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三是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種規模糧,提升糧食產業方式
推動農業從傳統農戶分散經營向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經營體系轉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既是改革生產關系適應生存力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財政支農政策調整的方向,更是我國建設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必由之路。一是大力培育家庭農場。鼓勵有勞動力的農戶建立家庭農場,通過土地流轉方式集中土地、生產工具等資源要素,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的集約化水平。二是大力發展合作組織。支持農民通過承包土地入股、土地流轉等方式,建立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糧食專業合作社,聚合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提升糧食生產組織化、社會化程度,解決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困難。
種融合糧,提升糧食產業價值
推進糧食產業從單一種植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既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創新舉措,也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創新思維。糧食產業健康發展必須加快拓展產業功能,促進一二三產業在內部實現深度融合發展。一是建設糧食產業基地。在適宜休閑觀賞的區域性小塊平地、小規模梯田,通過實施優質稻種植、農田基礎設施、休閑觀光設施等項目建設,打造具有生產、觀賞、體驗等功能的區域性糧食生產基地。二是發展糧食產品加工。支持家庭農場、糧食專業合作社、糧食生產大戶、糧食生產企業發展優質糧食、以糧食為原料的食品和飼料等特色商品加工業,延伸糧食產業鏈和價值鏈。三是促進糧食三產融合。以糧油、糧菜連作延伸種植觀賞期為基礎,發展糧、油、菜加工及配送,拓展農事體驗、休閑觀光、農家美食等功能,融合生產、加工、營銷服務一二三產業于糧食產業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不斷拓展糧食生產功能,延伸產業鏈,整體提升糧食產業價值。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湘西)團結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