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產業發展問題是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問題和核心問題。尤其是對于河南省這樣國內外知名的農業大省、糧食大省來說,該如何根據國情、省情和農情,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揚長避短地走好糧食產業振興之路,非常值得探討和研究。近日欣喜地讀到由河南工業大學二級教授、河南省優秀專家、博士生導師李銅山等三位同志撰寫,被納入2015年《河南社會科學文庫》的《河南糧食產業發展研究》一書,由衷地感到作者對相關問題的思考頗有深度。該書的主要特色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研究初衷建立在強烈問題意識基礎上。參與撰寫的三位作者都是土生、土長并工作、生活在故土,又長期從事農業經濟、糧食經濟研究的河南人,他們將腦海中時常縈繞的一些糧食產業發展問題,如農業大省的根本優勢是否就是糧食,糧食大省產糧多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若是優勢到底已經充分發揮出來沒有,糧食能否真正成為一個戰略產業,到底怎樣做才能使糧食產業真正成為一個戰略產業等,開足腦力思考后,躍然紙上,變成了40萬字的“大塊頭”作品。
二是內容和分析既深入又連貫。該書共有5篇22章:第一篇“形勢篇”3章,旨在系統解析國外、中國以及河南糧食產業發展現狀及變化趨勢,力圖洞察糧食產業發展的國內外情勢;第二篇“結構篇”6章,旨在全面闡釋河南糧食產業構成、糧食種植業、糧食加工制造業、糧食流通業、糧食生產服務業以及河南糧食產業結構評價,力圖摸清糧食產業發展的結構情況;第三篇“安全篇”3章,旨在深刻辨析河南糧食核心區建設、河南糧食產業外資進入、河南糧食產業安全與國家糧食安全之間的關系,力圖解決糧食安全的優化問題;第四篇“發展篇”5章,旨在實證透析河南糧食產業競爭力評價、糧食產業化經營與產業鏈完善、糧食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糧食產業SWOT分析以及重點糧食產業發展思路,力圖挖掘河南糧食產業發展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第五篇“對策篇”5章,旨在系列提供河南動靜結合的糧食產業發展戰略以及河南糧食產業發展的生產政策體系、流通政策體系和消費政策體系等,力圖探究河南糧食產業發展的實施戰略、配套政策體系和重大舉措。不僅把糧食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看待,以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的河南作為“解剖的麻雀”,而且覆蓋了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和全產業鏈,以及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再生產諸環節,結構清晰,層次合理,資料詳實,分析透徹,圖文并茂。
三是提出的一些觀點新穎獨到。該書闡釋的一些觀點,如發展和振興糧食產業要時時刻刻地洞察國內外糧食產業發展的新情勢,發展和振興糧食產業要扎扎實實地摸清糧食產業發展的結構情況,發展和振興糧食產業要圓圓滿滿地解決糧食安全的優化問題,發展和振興糧食產業要認認真真地探究河南糧食產業發展的實施戰略、配套政策和重大舉措等,很好地貼合了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新發展理念、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新政策,以及本省新型糧食經營主體、新型糧食經營體系、現代糧食產業集群、糧食加工產業集聚區等新部署,研究前沿,視野廣闊,高瞻遠矚。
四是提出的一些對策建議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該書從實踐中來,又到實踐中去,從實施戰略、配套政策、重大舉措等多維度出發系統提出了動靜結合的糧食產業發展戰略,生產、流通、消費等三大政策體系,以及促進河南糧食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作為政府及相關部門研究糧食產業發展問題、制定相關政策或開展重大決策的參考依據。
總之,該書是專題研究河南糧食產業發展問題的力作,無論是對從事與糧食產業相關的各級干部,還是對從事糧食產業理論和學術研究的學者,讀后一定會受到啟迪,故特意向讀者推薦。⑥5
作者系河南省經濟學會會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