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南京市政協十三屆十五次常委會議,圍繞“以智慧南京建設推動創新型城市發展”主題進行協商議政。今年,南京市政協為推動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共安排7項重點調研視察,其中,智慧南京建設課題被列為第一項。(4月27日《人民政協報》)
如何把城市建設成群眾幸福的家園?“智慧南京”無疑是城市管理者在切實增加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的實踐探索中的最新成果。所謂“智慧南京”實質就是將智慧城市與政務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科學配置城市功能、規劃城市布局,促使城市有“看得見”的變化發展,讓市民有“摸得著”的實惠福利,不只是改善宜居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社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更在通知智慧城市建設強化城市公共服務功能,為市民工作、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
打造智慧城市,關鍵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與城市的完善融合,使城市因人而美麗、因居住于其中的市民而具有非凡品味和獨具個性化的魅力。目前來看,中國的城市化率剛剛突破50%,而一般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的飽和線在70%到80%,一旦突破這個封頂線就會出現市民返鄉現象。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二三十年間,數以億計的農業人口將成為新的城市市民,這意味著城市必將成為絕大部分國人生活工作的主要載體,建設基礎設施發達、公共設施健全、城市功能布局先進、經濟強大、市民富裕、具有核心競爭力、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程序高、管理完善的智慧城市既是大勢所趨,又是人民群眾的切實需要。
讓群眾的“獲得感”看得見、摸得著,首在科學的頂層設計、先進的城市規劃、完美的功能布局。“智慧南京”雖然目前只是停留在紙面上,但閃爍著“踩到點子上”的智慧光芒,無疑值得各個城市特別是新興的中小城市的借鑒。以“十三五”規劃為契機,把準城市定位、優化空間布局、形成獨特魅力的城市核心競爭力,完善基礎教育、人口生育、養老、醫療、就業等城市基礎功能配置,建全科技創新示范區,夯實民生、社會治理、醫療服務等社會保障基礎,破解因公共設施布局不合理引發的民生難題和社會治理困局。
讓群眾的“獲得感”看得見、摸得著,要在城市的臉面與靈魂。中國擁有的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居世界前茅,但缺水、環境污染嚴重、重大事故多發頻發也是“臭名遠揚”。城市治理之困,說到底是民生之困,要切實的增加群眾的幸福感,就必須讓群眾感受到的環境,既有綠色生態,也有文化生態。當前環保治理也諸多城市面臨的難題,頻繁發生的城市環境污染事故一再引發公眾對城市環保和應急管理的擔憂。打造綠色宜居城市,不只是落實問責制,關鍵是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以創新驅動引領城市經濟發展新常態。同時,有效開發城市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資源,結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延續城市文脈,涵養城市之魂。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