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對村級干部的腐敗問題反映比較強烈,村級是“四風”和腐敗問題多發易發的區域。必須加快健全村級監督體系,遏制村干部的腐敗行為,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健全村級監督體系的關鍵在于要強化鄉鎮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建議市、縣進一步壓實鄉鎮黨委和紀委的責任,打通責任落實“最后一公里”,對實名舉報的案件線索,要做到件件有答復、件件有落實。鄉鎮黨委加強對村級監督力量的組織和協調,強化對村干部的思想教育,定期安排到縣黨校進行教育培訓,將個別約談和集體約談結合起來,每年至少集體約談村干部兩次以上,及時提醒教育,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鄉鎮紀委強化監督,以兩個法規為戒尺,堅持挺紀在前,堅持快查快辦,為提高工作效率,增強監督活力,建議實行鄉鎮紀委分片協作的工作模式,在縣(區)層面將鄉鎮(街道)劃分為片區,整合各鄉鎮紀委的力量,每個片區成立一個紀委工作組,開展聯合辦案。
健全村級監督體系要充分整合村民監督委員會、鄉鎮黨代表和人大代表、駐村第一書記以及廣大群眾的力量。目前,還有很多村莊沒有成立村務監督委員會,或成立了卻不愿監督、不懂監督,沒有發揮其應有作用,建議在市級層面制定完善《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制度》,對組織機構設立、工作職責、工作權利、履職方式、工作要求等進行詳細規定,并明確以鄉鎮紀委為指導和管理機構,全面成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公開推舉村務監督員,加強對他們的業務培訓,保障其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建議組織安排鄉鎮黨代表、人大代表等分片聯系各村,一方面監督惠民政策的落實情況,監督村務公開等制度的執行情況;一方面及時反映群眾聲音和訴求,以便解決問題。駐村第一書記相對于村干部而言,理論政策水平高,位置超脫,在監督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建議在其職責中增加對村級權力運行、政策落實等方面的監督職責,要求其及時向鄉鎮黨委、紀委反饋。建議實行群眾實名舉報獎勵制度,對于查實的實名舉報,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調動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
完善村級財務清理、村務公開等制度,是從源頭堵住村級腐敗的保證。鄉鎮政府須制定村級財務清理審計制度,每一兩年定期對轄區村一級財務進行清理審計,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調研中群眾反映,有的村務公開地點隱蔽,大家不知道已經公開;有的公開時間很短,來不及去看;有的內容含糊,不容易理解,特別是文盲和文化程度低的群眾,根本就看不懂,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有關制度,對村務公開的地點、時間、內容、方式等均提出明確要求。在公開方式上,不僅要建立各項民生資金、藥品醫療等電子監管平臺,公開各項惠民政策,也要針對不同人群采取形式多樣的公開方式,例如,對文盲或文化程度很低的村民,要口頭解釋清楚,切實提高知曉率。鄉(鎮)黨委、政府負責做好轄區村務公開的監督檢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人民日報 》 2016年05月2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