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博物館建設長期缺席
文化景觀是大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在大規模城市化之前,鄉村是主流的社區組織形式,也是人與自然結合最緊密的地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觀。鄉村文化景觀由生業經濟、歷史遺產、傳統聚落、建筑民居、田園風貌、生活文化(如語言、服飾、習俗等)等要素構成,反映出該地區的文化體系和地理特征。
從學科意義上講,文化景觀是一個地理學概念。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文化人類學界對人與環境互動關系的關注,環境考古和景觀考古學相繼發展,文化景觀作為專門的遺產門類于1992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中,調和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中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截然分離的局面。文化景觀在世界遺產體系中甫一出現,就成為遺產保護和利用的新熱點。在各類文化景觀中,大量存在的、反映地域特色的是鄉村文化景觀,而這一文化景觀正在面臨破壞與消逝。
鄉村在幾千年的社會中滋養著整個社會的發展,是中國社會的根基。這里留存了大量的傳統文化基因,在老宅、祠堂、牌坊中,在片磚只瓦、門楣題字上,都反映著一方的風氣和教化,折射出深厚文化底蘊的滋養;從村民獨特的生業方式上,也可以看出祖輩先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智慧。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鄉村的人力、物力大量向城市單向集中,造成了“鄉村的衰落”,使得鄉村成為“落后”的代名詞。目前,鄉村文化景觀破壞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鄉村“空心化”帶來的村落文化景觀消逝的危險,二是鄉村旅游中鄉村文化景觀面臨同質化和被破壞的危險,三是鄉村城鎮化帶來的文化景觀破壞。保護村落文化景觀就是保存社會文化的根基、保持地域文化的多樣性。
鄉村文化景觀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最大的挑戰是人們尤其是村民對當地文化景觀的認知和珍惜程度。在這一點上,鄉村博物館可謂村民的文化管理組織,是鄉村文化景觀保護的一種持續的內生機制,培養村民對鄉村文化的認知,使其真正成為鄉村文化的擁有者,增加其對鄉村文化的自豪感,只有文化持有者的覺醒才能使鄉村文化景觀真正得到保護、傳承和永續利用。目前,新博物館學理念在中國的實踐已經形成生態博物館和城市社區博物館兩種格局,但對于大量存在的傳統村莊,新博物館學的實踐還未真正觸及。
鄉村需要“自我發現”
在鄉村博物館建設的操作層面,比較具體的規定體現在“六枝原則”中,它首先強調了社區居民對文化具有所有權,即“村民是其文化的擁有者,有權認同與解釋其文化”,“文化的含義與價值必須與人聯系起來,并應予以加強”,“博物館的核心是公眾參與,必須以民主方式管理”;其次強調社區文化資源的永續保護和利用,如“當旅游和文化保護發生沖突時,應優先保護文化”,同時,“促進社區經濟發展,改善居民生活”。
自上而下的支持將給村落文化景觀保護帶來快速有效的改觀,但可持續的保護則依靠當地居民在思想認識層面的提高和行動上的積極配合和主動參與。學者徐堅認為,“真正的社區博物館應該和社區考古學、鄉村檔案、聚落史等觀念結合在一起”。因此,提高村民對村落文化的認知首先要開展村史寫作計劃,在專家的指導下,村民自己書寫本村歷史,認識自己的文化,以增強文化自豪感。
其次是持續開展村民文化教育活動。村民對長期居住生活的地方可能會毫無新鮮感,更不可能站在更高的層次觀察當地文化景觀的獨特性。就建筑而言,比較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如吊腳樓、圍屋、粉墻黛瓦的江南民居、窯洞、蒙古包、樺樹皮帳篷等,每一種建筑都是一種文化景觀,而當地居民卻未必知道他們朝夕生活的破舊建筑與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建筑相比有哪些優勢。不能全面認識他們的文化景觀的價值,往往會帶來無意識的破壞行為,即使在梭戛這樣發展多年的生態博物館中,村民仍然在放棄原有的特色民居,在生態博物館內部建立起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現代建筑,無形中破壞了景觀的整體風貌。可見,讓村民認識自己文化的價值是一項艱難的任務。
最后是讓村民“走出去”,了解國內外村落景觀保護狀況,建立起對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增加村民對現代城市景觀和城市文化的了解,增加對文化多樣性的認識,改變他們對農村文化就是落后文化的固有看法。鄉村文化景觀除了蘊含傳統文化的因素外,鄉村作為與城市相對應的概念,越來越多地包含了人們對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對鄉土文化的重視。鄉村文化景觀、鄉土文化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資源,村民對這一資源越珍視,在未來越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發展與保護之間的矛盾亟待解決
鄉村文化景觀與其他文化遺產一樣,似乎呈現出矛盾與背離:經濟落后使獨特的鄉村文化景觀得以保存;旅游利用鄉村文化景觀推動經濟發展,卻難免對文化景觀的獨特性和完整性造成破壞。事實上,旅游開發者與村民既是利益共同體,又存在利益沖突。旅游開發者強調經濟收益,當地文化景觀僅被當作資源加以利用,而不顧及地方經濟與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會看到,在旅游經濟促使下有許多過度消費等行為,如傣族聚居的旅游區人們每天都過潑水節,許多地方都以建立水車作為鄉土的標志……其實,這些做法恰恰破壞了文化資源的稀缺性,削弱了文化景觀的真實性,同時也造成許多文化同質化的問題。
在旅游經濟中,村民因為對自身文化缺乏足夠認識,往往無意識地讓渡其文化權利,而不能成為文化景觀的真正擁有者和文化解釋者,他們也并不知道,這些行為已經侵害了他們的文化和長久的經濟效益。在鄉村博物館建設中,整個村落將是一個活態的博物館,當地居民是各種活動的主導者,他們真實地生活其中,他們的生活、居住環境、生業方式都是文化景觀的一部分,吸引游客參觀只是文化景觀的副產品,而鄉村博物館可信賴的真實性反而會持續吸引參觀者的到來。
鄉村保持傳統文化與當地經濟發展似乎天然存在著矛盾,這一方面源自無秩序的旅游開發,另一方面則來自村民本身。在梭戛生態博物館的試驗中,人類學家發現,受益情況不同的人群態度也不同,“經濟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文化保護與否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重視短期利益,對文化保護、長遠利益的維護缺乏遠見,仍然是影響社區博物館發展的重要阻力。因此,持續的人力資源投入和專家指導是社區博物館成敗的關鍵問題之一,從而避免在法國早年生態博物館建設中出現的“克勒索蒙特索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保護當地的文化景觀不是保護落后的文化面貌,鄉村博物館的設立應該注重資金和專家人力的持續投入,保證村民經濟文化生活的正常運轉,避免村民陷入對短期經濟效益追求的誤區之中。在鄉村博物館中,居民保持傳統的生活方式從而放棄選擇其他生活方式,為維持文化多樣性作出了貢獻,社會對其進行必要的補償也是應盡之義。
村落文化景觀是人類世代創造的成果,現代人類的互動仍在改變、影響和塑造著已有的文化景觀,為這些景觀添加時代的印跡。當然,時代在發展,研究者無權要求當地居民機械地保持某種生活方式,但要幫助村民意識到他們生活的本身以及他們生存的環境所具有的價值,讓他們有意識地記錄這些景觀,為后代留下永久資料,為明天而記錄今天。同時,保持村落文化景觀良好的文化風貌、歷史風貌,抵御因旅游開發或片面的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少人為破壞,為鄉村留住持續發展的核心資本,為時代留住鄉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