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脫貧攻堅這場非贏不可的戰役中,教育扶貧舉足輕重。近年來,國家“保留”和“恢復”農村教學點取得重要進展,但“建設”和“發展”教學點相對比較滯后,教學點已成為我國教育現代化的“最短板”。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對全國12省進行農村教育調查發現,農村教學點發展面臨諸多困境。為此,他們建議,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指導下,應實施“農村教學點振興計劃”,完善農村教學點“最后一公里”建設,同步一體推進城鄉教育現代化,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農村學校布局調整進程加快,縣城內小學數量大幅度減少,由2001年的46.5萬所減少到2015年的16.4萬所,15年間減少了64.6%。但是,農村教學點數量經歷了“先減后增”過程,由2001年的11.4萬個減少到2015年的9.2萬個,15年里僅減少了19.5%,比農村小學減幅低45.1個百分點。盡管“保留”和“恢復”教學點取得重要進展,但“建設”和“發展”相對比較滯后,是教育現代化的“最短板”和“最薄弱環節”,處在教育分層的底部和教育神經的末梢,是教育質量不均等的“重災區”。當前,農村有保留型、恢復型和淪落型三種教學點,普遍面臨資金不足與效益困境、更新緩慢與標準困境、結構缺編與素質困境三重挑戰。盡管未來教學點的數量會發生變化,但不可能被消滅,教學點將長期存在。
圖1:2015年我國教學點與小學的比例情況
圖2:2015年我國小學接入互聯網分區域情況
圖3:主要省份2001—2015年教學點數量變化 單位:個
保留并建設好教學點有助于農村兒童控輟保學
我國地域廣袤、環境復雜,許多農村地處偏遠山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保留并建設好一定數量必要的教學點有助于農村兒童就近入學、控輟保學。在縣域內,2015年我國教學點數占小學總數(小學+教學點)的35.8%,在學人數達402.5萬,占小學在校生總數的6.1%,復式班人數11.6萬,占小學在校生總數的0.17%(見圖1)。盡管農村教學點在學人數總量不大,但卻集中著貧困程度較深、無力送子女進城上學、處于社會“后20%”弱勢人群家庭子女,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核心目標人群,是教育現代化最難啃的“硬骨頭”。完成“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既定目標,難度大、成本高、時間緊、任務重,須切實把握農村教學點的類型特點,按照公平、精準、質量、績效原則加強建設。
保留型教學點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偏遠、地形狀況復雜、交通條件不便等大山區和深山區,主要是由地理因素而造成的教學點。盡管新世紀以來農村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學校布局調整,但這些教學點因地點偏遠艱苦而保留下來。保留型教學點的共同特點是學生人數少(大多不足20人)、年級不完整(只有小學一二年級或附設學前班)、教學方式特殊(多科教學、復式教學、小班教學)、辦學條件差、教師引進難。保留型教學點基本坐落在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如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甘肅等省,實現教育現代化難度最大。
恢復型教學點主要分布在學生上學距離較遠、交通安全隱患較大、食宿成本花費較高的丘陵和平原地區,主要是因過度撤并而恢復的教學點。恢復型教學點一般離鄉鎮和縣城小學較遠,學生人數相對較多(一般在五六十人以上)、班額比較小(每班大約有十幾名學生)、年級相對完整、教師數量相對充足、辦學條件相對較好。盡管恢復型教學點狀況不太差,但由于離縣城較遠,許多教師居住在縣城,家校往返時間較長,多不愿意被分配或交流到這類教學點,加強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成了當務之急。
淪落型教學點主要分布在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活力不足、外出打工人口較多的行政村或小鄉鎮,主要是由質量差距而導致的教學點。由于農民外出務工收入提高,對附近學校教學質量不滿,因此家長用以足投票方式進城擇校,或有親人陪讀,或讓子女住宿,從而導致“教育吸引型”城鎮化,出現“城滿、鄉弱、村空”局面。調查表明,有48.6%的鄉村兒童是因為教育質量差才進城讀書的,有54.6%的家長明確表示如果城鄉教育質量一樣好會讓孩子回村讀書。淪落型教學點擁有一定數量的生源,辦好可以吸引生源回流,緩解城鎮教育壓力。
農村教學點發展面臨諸多困境與問題
盡管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發布之后,農村教學點撤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三年還新增2.25萬個,但要清醒地看到,在2030年我國城鎮化率接近70%之前,保留型教學點日益減少、恢復型教學點漲幅不大、淪落型教學點不斷增多是總體趨勢(見圖3)。調查顯示,2015年教學點實際招生數僅占應招學生數的78%。當前,農村教學點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們看不到希望和信心,即政府擔心人口流動大、投入收益低,家長擔心教學質量差、孩子希望小,教師擔心學校被撤并、未來無出路,因此陷入了“人少無投入—質低無出路—能走咱就走—留守等撤并”的死循環。
資金不足與效益困境
教學點是非常規學校,標準投入難以保證基本運轉,超標準投入又無法產生規模效益。“理性的決策者”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優先將資金投入到收益最大的鄉鎮中心小學。在歧視性政策指導下,農村教學點難以獲得地方政府公平、充足、有效的財政支持。由于許多地方采取“垂直分包模式”管理教學點,即教育局管中心校、中心校管村小、村小管教學點,即使國家出臺了“不足100人教學點按100人撥付生均公用經費”政策,但生均公用經費一般只下撥到唯一事業法人——中心校賬戶,中心校采取“集中記賬、分校核算”方式管理經費,有時并不按規定標準給村小和教學點足額撥付,有的教學點還要靠教師工資和百姓捐贈維持運轉。
更新緩慢與標準困境
國家尚未出臺農村教學點辦學標準,地方政府建設教學點既無標準可依,也無問責機制,特別是教學點數量較多的省份和地區,有的只重點建幾個樣板教學點供領導參觀考察,尚未實現教學點標準化建設的全覆蓋。即使一些地方政府曾實施過教學點達標工程,但由于教育資源投入有限,教學設施更新較慢,難以享受教育現代化成果,硬件差距越拉越大;加上教師培訓不及時、教學觀念太陳舊,導致許多教學儀器設備使用率低,最終不得不靠“一根粉筆打天下”。僅以全國小學接入互聯網校比例為例,2015年城區達91.5%,鎮區為76.9%,鄉村只有47.4%,由此教學點狀況可見一斑(見圖2)。
結構缺編與素質困境
近年來,農村教學點補充了許多新教師,35歲以下者占到教學點教師總數的45.9%,但50歲以上者依然占26.8%。調查發現,代課教師占到教學點專任教師的29.8%,西部地區教學點教師同時兼任2門以上學科的比例達83.8%。從師生比看,1名教學點專任教師僅服務于11.3名學生,遠遠低于1∶19的國家規定標準,教師數量較為充足。但從師班比看,每個教學點班級只能配上1.8名教師,低于1∶2.2的常規標準,結構性缺編現象依然存在,英語、美術、科學等課程依舊較難開齊開足開好。教學點品德課開設率僅有70.8%,科學課開設率為56.3%,信息技術課開設率只有29.2%。調查測試顯示,城市小學數學教師的學科知識平均得分為78.9分,縣城為60.8分,教學點只有38.5分,教學點教師素質差距依然較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2016-07-0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