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潘陶:從文化再認同到空間再生產

[ 作者:潘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03 錄入:王惠敏 ]

永居才能保鄉愁,經營方可談經濟

如果我們買房子只是為了投資,從來沒有想過我們會在里面住一輩子。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和鄰居打交道,為什么要去在意門口的那個店會開成什么樣子?這只是投資,和居住沒什么關系。我認為在這種邏輯下,無從談起鄉愁,也不會有文化的認同。

而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我們想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融合以及為老城提供保護,讓每個地方都或多或少的保留下原本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慢慢找回已經逐漸喪失了的、遠親不如近鄰的感覺,才能讓經濟有可談的資本。

本次采訪的嘉賓,是urbaneer都市工作群及《鄉愁經濟》媒體平臺的創始人潘陶先生,為此我們特意援引《鄉愁經濟》微信平臺的發刊詞。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我們動起來了。或迫于生存,或勤于進步,欲望之下,我們遷徙、移動,利益至上,我們不惜把孩子們童年的空間記憶買來賣去。

幾千年,農業文明傳統下的“個體-家庭-家族-故鄉”的空間范圍,是與人群社會的心理認同的距離空間架構高度重合的,幾乎是瞬間,這種地理空間與文化心理的雙重價值體系崩潰了。

你我參與其間,皆成為了一群居無定所的中國人(我常問身邊的人,你住的家有5年嗎?)。故鄉的視覺和心理記憶,就這樣被擦除了,在城鄉巨變下蕩然無存。

每一個內心長期流離失所的個體,為了不自覺生活茍且,不得不努力地把人生自導自演成供人參照的成功學范式,家里的房子、車子、娘子不過是這出鬧劇里猥瑣的道具。一群心靈上無家可歸蓬頭垢面的人,才特別需要《舌尖上的中國》關于鄉愁味道的救贖。

回放最近的熱詞:文化、藝術、健康、養生養老、生態、農業、休閑度假,哪個不是過去遺忘的角落?哪個不是對鄉愁的寄語。但是,當下的利益格局下,哪個不能淪為炒作的題材,哪個不能被操作成欲望的CBD(甚至于三農)?

新一輪城鎮化之路上,如何避免“鄉愁”成為全新的“打造對象”?又如何避免其成為散酒、甚至成為假酒的“新瓶”?用經濟的普遍規律讓“鄉愁”不流于概念,又不淪為炒作的題材。

永居才能保鄉愁,經營方可談經濟。

間再生產與文化再認同

視頻來源:urbaneer都市工作群、劉宇揚建筑事務所、集合設計、一宇設計、Chora聯合團隊——上海青西三鎮之練塘“智慧城鄉”規劃設計

在江南水鄉的保護與改造上,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是用來在想,這里為什么會有周莊、為什么會有錦溪、朱家角、練塘、章堰等等古鎮古村,整個水鄉的地理人文空間的意義究竟在哪里?而不是在想應該怎么去改造?可以這么說,江南水鄉是連在一起的一座城。

而在當下的中國,大土地開發模式伴隨著宏觀經濟放緩已近尾聲,在城市,越來越多的增量開發轉為存量與發展。而隨著城鎮化與人口的大規模遷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來到新的城市生活空間,空間與文化的背離成為中國社會的常態。我們開始思考“空間究竟為誰使用?我們為何要保留?為誰打造?”等問題。

以上海的嘉定的古城區域為例,在這里最重要的是三張圖,一張是水網圖,代表了古鎮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一張是陸路交通,代表了古鎮今天的生活邏輯;

最后一張是城際軌道交通圖,促使人流和物流以超出我們想象的速度在傳遞。

這三者之間有它不匹配的地方,也導致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存在了空間和文化的矛盾。這正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如何讓一個適應現代陸地生活方式的人去理解到當年以船、湖泊為主的生活方式?我們該怎么做?我們應該去思考,真正影響我們的那些水面以及水上的生活方式,包括其語言還有飲食習慣,我們該如何去保護它。

嘉定城區的水陸雙棋盤格局

在我們之前的調查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時間和空間兩個概念,以嘉定印象為例,由于區域中的外來人口居多導致古城中的內容與空間也是完全脫離的,甚至街道兩旁來自各地的餐飲小店,讓古城的現狀與本地文化愈發疏遠,難道我們要保護的是這樣一個街道嗎?

空間的再生產是容易的,而文化的再認同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在生產空間的時候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文化認同。從城市化進程來看,越來越多的人從鄉村搬到了城市,究竟什么地方才算是他的故鄉,什么地方的文化才有他的文化認同,這個問題才是最痛苦最無法解決的問題。

現場問答

問:為什么會對“鄉愁經濟”感興趣?

潘陶:早期的關注鄉愁經濟跟老城保護有關、跟老房子的保護有關、跟傳統文化保護有關。由于我熱愛這些內容,我成了保護傳統文化的人。我想說的鄉愁并不是一個情懷。有句話:永居才可保鄉愁,經營方可談經濟。

問:您覺得“鄉愁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可以有哪些呢?

潘陶:鄉愁經濟應該是一個故鄉的感覺,對一個人的心理產生某種安定的狀態是至關重要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中國人找到了共有的鄉愁,但各地的美食也都不同,這就是鄉愁。

問:怎樣的表現形式才可以化“鄉愁”為“經濟”?

潘陶:舉個例子,上海新天地開的一家賣燒餅油條的店,它的名字叫眷村,從表面上看它是從臺灣引進的,但實際這家店是一位安徽人開的。這位創業者在上海開了這家靠引進臺灣的鄉愁味道,讓上海人重新吃到了好吃的燒餅和油條,并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這就是把鄉愁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哪里有鄉愁的強烈的需求,哪里就有供給側的改革。 

問:您可否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青浦練塘的項目?

潘陶:練塘最值得保護的就是它的普通,它的普通所帶來典型性。首先我們認為練塘不能開發成旅游項目。它就應該是上海近郊,有著地道鄉土氣息的古鎮。20年以后,可以讓我們的后代在這里吃到老上海的味道。

問:如何讓鄉村直接和開發商合作?

潘陶:我們一直認為“社區支持農業”這個概念非常重要。我們讓一個鄉村跟一個城市里的社區結對子、我們讓市中心的一個菜場跟鄉下的一片農田結對子、然后我們讓這個某某人家里的一片自留地和某某人家里的一張餐桌結對子。其實這是個體系難建立的問題,一旦建立起來就非常容易。先把上海郊縣農田跟本地發展商連接起來。每家發展商都有自己的物業管理,為了保障自己社區居民能吃到更好的菜,更健康的食物,更好地服務社區,其實也是利潤來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愁經濟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制服类中文字幕 |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