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農業循環經濟與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富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承辦的2016中國循環農業發展論壇今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召開,會上,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副站長王久臣以“我國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為題發表主題報告,小編根據發言整理以下內容與大家分享。
農業生態轉型的背景
1、農業農村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農業農村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實現“六連增”,與城鎮居民的比例縮小到2.73:1。
農業生產穩步增長,糧食生產不斷躍上新臺階,單產達到365.5 kg/畝,總產實現歷史性的“十二連增”。
2、農業資源環境約束日趨緊張
農業用水量大,部分區域地下水嚴重超采;化肥、農藥、農膜等投入品不合理使用,畜禽糞便、秸稈處理不當,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耕地質量下降,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威脅。
3、新形勢新要求新舉措
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背景下,如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綠色發展和資源永續利用,是必須破解的現實難題。
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資源節約、生態保護的發展路子,直接關系到城鄉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既有利于實現農業農村節能減排,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有利于改善農產品品質,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滿足城鄉居民對農產品、生態和文化的需求,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具體實踐和必然要求。
生態循環農業推進情況
1、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
為改善環境污染、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各項政策接連上陣,《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2014-2018年)》,明確了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循環農業的發展思路、目標要求和重點舉措。《農業部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提出“一控兩減三基本”的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等配套意見方案的出臺為循環農業發展提出指導。
2、以試點示范帶動區域生態農業建設
近年來,國家做了很多政策性的研究,提出了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具體思路,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基于各地農業發展條件,針對區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集成組裝各關鍵技術措施,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在基地(鄉村)-園區-市縣-省不同尺度逐級開展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建設,總結提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模式:
村為主體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建設項目
2014年以來,農業部啟動了13個涵蓋不同主導產業類型的現代生態農業基地建設,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園區、家庭農場為載體,從最突出的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入手,因地制宜開展生態農業技術試驗示范。
企業園區為主體區域生態循環農業示范
2015年,農業部與國家農發辦啟動農業綜合開發區域生態循環農業試點項目。以區域農業廢棄物“零排放和全消納”為目標,采用種養結合的方式,重點開展農藥化肥減量、養殖廢棄物處理和秸稈綜合利用等相關建設,促進區域農業生產廢棄物生態消納和循環利用、種植業與養殖業相互融合。
市縣為主體循環農業示范市
2007年以來,在河北邯鄲、山西晉城、遼寧阜新、江西吉安、山東淄博、河南洛陽、湖北恩施、湖南常德、廣西桂林、甘肅天水等10個市(自治州)開展循環農業示范市建設。系統規劃,謀劃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思路,加強示范,統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整省推進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省
農業部與浙江省簽訂合作備忘錄,浙江省提出力爭通過3年(2015-2017)左右時間的努力,通過實施“十百千萬”示范創建、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化肥農藥減量、清潔田園推進、農業節水、生態模式與技術集成推廣、農產品品質提升和生態自覺提升等八大專項行動,全面推進“一控兩減三基本”,探索形成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體系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為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部啟動一批重點項目,建設一批試點縣:
啟動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
啟動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試點縣建設
在9流域18縣實施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
在10?。▍^)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建設
啟動100個種養循環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建設
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對策
著重處理好四個關系
? 處理好保生態與保供給的關系;
? 處理好生態循環與投入品使用的關系;
? 處理好政府、社會和農民之間的關系;
? 處理好典型示范與整體推進的關系。
重點抓好四項任務
? 堅持統籌兼顧,優化產業結構;
? 堅持減量優先,推進農業清潔生產;
? 堅持循環利用,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
? 堅持試點先行,推進示范帶動體系建設。
結語
推動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要更加注重政策創設。加快形成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補貼制度,積極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等參與建設。大力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地膜農作物秸稈回收加工、有機肥生產等服務。多措并舉,全力推動生態循環農業“十三五”期間再上新臺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農富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