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楊等:農村老年人社會形象的自我認知

[ 作者:劉楊 邢朝國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21 錄入:王惠敏 ]

——基于北京市S村老年人的實證研究


【摘 要在中國農村社會現代性變遷以及養老的現實壓力下,農村老年人如何定義自己的社會形象和社會角色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議題。本文通過對北京市S村老年人的深度訪談,發現老年人對自身社會形象的認知呈現出三種隱喻,即作為家庭負擔的“遲累”、作為家庭操持者的“孺子牛”以及作為國家關照對象的“受惠者”。這三種隱喻包含了老年人對自己與家庭、國家之間關系的認知。研究指出,這種老年觀的形成受到國家的老年觀、社會文化的老年觀的影響,并與現實社會變遷緊密相連。

【關鍵詞】老年人;主體視角;老年觀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醫學進步,人口老齡化正成為世界人口發展的重要趨勢。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個百分點,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呈現出老年人口規模巨大、老齡化發展迅速、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老年人口數量倒置顯著、女性老年人口數量多于男性以及老齡化超前于現代化等特征。

老年作為個體生命周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不同的文化系統和社會場景中具有獨特的社會意涵,而對這種社會意涵的理解會涉及老年觀,即人們對老年人社會形象的定義、社會角色的認知、理想生活狀態的描述等。例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俗語形象地反映了農耕社會對老年人家庭地位的理解,“享清福”這一日常生活中的詞語更是典型地刻畫了中國人對老年人理想生活的設定,而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老有所用集中彰顯了當下中國社會對幸福老年生活圖景的描繪。

遺憾的是,盡管老年觀有助于我們理解當前中國社會與老年人相關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但學界鮮有對老年觀進行詳細的實證研究,從老年人主體視角來討論老年觀的研究更是尚付闕如。鑒于此,本文提出的研究問題是:在中國農村社會現代性變遷以及養老的現實壓力下,老年人主體視角下的老年觀是怎樣的?換言之,老年人究竟是如何認識自己的社會形象的?

二、文獻回顧與評論

(一)主體視角下老年觀

關于老年觀的研究近來逐漸受到學術界的重視,特別是在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中國。例如陶書毅在《中國當代老年觀》一文中指出,當代老年觀的失落包括將老年人及老年階段問題化、邊緣化和老年歧視等問題。造成這種落差的根源是老年文化失調,即當前所發生的諸如平等觀念對傳統家庭關系的挑戰,傳統的家庭結構與家庭觀念被打破,老年人在傳統文化中的實用與象征意義瀕臨瓦解。張靈聰、程安娜通過對各年齡層受訪者的結構訪談得出結論認為,人們現在對老年人的判斷標準主要是年齡,其次是心理機能、生理機能、外貌特征、行為能力等;社會上對老年人的評價多以負性為主;人們認為理想的老年生活應該是能得到周圍人的尊重理解、能夠被平常的對待、子女可以孝順和照顧自己、能夠獨立自由的生活。孫欽榮認為不同的老年觀應采取不同的老齡化策略,面對老年歧視主義的老年觀應采取健康老齡化策略,老年資源主義的老年觀應采取積極老齡化策略,老年發展主義的老年觀應采取和諧老齡化策略。

從一般意義上講,老年觀是一定的社會實體對待老年人的基本態度,以及關于老年人社會地位和價值等方面的綜合性觀念。本文將老年觀定義為,一定的社會實體對待老年人的角色期待和形象認識,以及關于老年人的社會地位和價值等方面的綜合性觀念。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關注老年人主體視角下的老年觀。所謂主體視角就是設身處地,以當地人、當事人、當時人的觀點來看待事物,而不是作為旁觀者。主體視角與其說是一種理論,不如說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方法論,它強調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注重研究對象的主體性,關注研究對象的陳述和解釋,對相關問題的理解、闡述放在研究對象的意義世界中進行。在此意義上,老年人主體視角下的老年觀是老年人自己的老年觀,是老年人對自身的角色期待和形象認識,對自身的社會地位和價值等方面的認知。這種認知與老年人的個體經歷有關,同時受到國家法律政策和社會文化的影響。

(二)有關老年觀的研究

中國傳統社會的老年觀在西漢左右就已經形成了,即物質上,老年人得到其子孫和全社會的贍養和扶助;在精神生活(包括社會地位,參與社會活動的意見等)中,受到人們的普遍尊敬。這種老年觀的形成有著深刻的社會基礎。從國家方面來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皇權至上和家長制要求年輕人無條件地對老年人俯首貼耳,否則就會被視為“背逆”。從家庭方面來看,有著豐富生產經驗和熟練生產技能的老年人是家庭中的權威,握有強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權利,如所謂“出則悌”要求年輕人逢著年長的人都得恭敬、順服于這種權利。從意識形態方面看,中國傳統社會中,國家保持了血緣關系的紐帶,直接構建了家國合一的特征,統治者用“君貴臣賤”、“父尊子卑”的觀念作為工具來鞏固其統治地位。

然而隨著我國社會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傳統老年觀形成的基礎發生了根本上的改變。孝道文化和尊老美德正在衰落,老年人的社會地位不斷下降,老年人由比較重要的社會角色轉變為次要角色,老年人成了落后守舊、跟不上時代步伐的代名詞,甚至在諸多表述中,他們成了社會和家庭的負擔。老年觀的內容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在此背景下,社會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老年觀:一是老年歧視主義,這是一種消極看待老年人的態度與準則,即認為老年人不再創造經濟社會價值,而是純粹的消費者與被照顧者角色,老年人被認為缺乏活力、思想僵化、智力下降、身體衰弱,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后,就成為社會、企業和家庭的負擔。二是老年資源主義,這是一種積極看待老年人的態度與準則,認為老年人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資源。老年群體絕不應該成為社會的問題和包袱,他們的經驗、智慧和創造是整個社會的一筆寶貴財富,挖掘老年人潛能,是建設未來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老年資源主義者看來,老年并不必然等于衰老、保守、無所作為;老年并不等于無時無刻需要照料;老年并不等于有資格吃老本,就應該無條件地得到來自外界的特別幫助,相反,在尊重和幫助老年人的基礎上,老年人更應該自尊自強,開發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三是老年發展主義,是指通過積極老齡化的各種途徑和方式來增強老年資本的存量,進而降低老齡化的各種風險和沖擊。

眾多學者還將關注的焦點聚集在老年觀中老年價值觀。所謂老年價值觀是關于老年人的社會價值的基本觀點,它是對老年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功能的理論概括。老年人在中青年時期有著建基立業的歷史貢獻,這種歷史貢獻的價值,絕不僅僅表現為老年人享有退休金——工資的延期支付方式,而更重要的是從道德的意義上老年人作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建基者”,無可爭議地享有受到社會尊重的權利,有權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

此外,隨著大眾傳媒的普及,關于大眾傳媒對老年形象的呈現問題越易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大眾傳媒如何呈現老年形象會直接影響社會群體關于老年人的觀念、思想與態度等的因素,尤為重要的是,大眾傳媒中老年形象的持續作用會影響老年觀眾如何看待自身。孔燕萍通過向100位6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到老年人眼中的自我形象:42%的受訪者認為,老年人體弱多病,行動不便;40%的受訪者認為,老年人屬于弱勢群體,需要特殊照顧;13%的受訪者認為老年人是家庭負擔和社會拖累。王平以2002年至2011年間《IAI中國廣告作品年鑒》收錄的電視商業廣告為樣本,分析了目前廣告中呈現的老年人形象內涵。得出結論認為,廣告如何呈現老年形象會影響觀眾的老年觀,影響老年人對自身的態度以及非老年人對老年群體的態度。廣告中往往將老年人形象反映為社會的“長者”,是“尊老”美德的實踐對象,但是也呈現出老年人衰老體弱、固執保守、傳統落伍以及種種被助者等刻板印象。

目前,現有研究基本上是對老年觀進行概念描述和類型劃分,更多的是學理層面的抽象討論。本文對老年觀進行經驗研究,并且聚焦老年人群體自身的老年觀,即運用主體視角,從老年人主位立場來探討老年觀,這種研究路徑有助于我們對老年觀獲得一種新理解。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北京市S村的16位老年人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內容包含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個人和家庭的基本情況,如被訪者的生活史、文化程度、工作經歷、居住方式、生活來源等基本信息;另一部分涉及被訪者的日常生活、對家庭關系的評價、對老年人社會地位的判斷、對理想的老年生活的描述等。

S村位于北京市東北方向,地處燕山南麓,華北平原北端。平原面積廣闊,當地經濟生產曾經以農業為主,近年來實行農村土地流轉政策后,大多數家庭不再種田,相當一部分中青年人到鎮里或者城里工作。S村全村共有521戶,農業戶507戶,非農業戶14戶。總人口1663人,其中農業人口1335人,非農業人口328人。

60歲以上老年人386人,占總人口的23.2%,與北京市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接近。

劉楊等:農村老年人社會形象的自我認知(圖1)

四、老年人社會形象的自我認知:三種隱喻

老年觀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社會實體對老年人社會形象的定義以及社會角色的認知。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作為實踐主體,對自己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形象、角色以及地位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解釋。

(一)“遲累”:作為家庭負擔的老年人

傳統意義上,父母將子女撫養長大,子女有義務在父母年老時贍養父母,形成所謂的“反哺”。但是在對S村老年人訪談過程中,發現現實并非如此簡單。

訪談過程中,多位老年人說過類似“給兒女找麻煩”(訪談材料20120411-個案10),“是兒女的遲累(‘遲累’是當地方言,意思是累贅負擔)”(訪談材料20120416-個案8)的話語。成為子女的“遲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需要子女的經濟支持,個案4的音萍老人和個案6的二華老人都擔心自己需要子女經濟上資助;二是需要子女的生活照料,多數老人們擔心自己生病、生活無法自理從而需要子女的生活照料。老人們認為當他們需要子女的經濟支持或者生活照料的時候,就成了子女的麻煩和遲累,成了家庭中的負擔。個案8的紅照老人,她已不能生活自理數年,更是說自己“早咽氣,兒女早解放”,她儼然已經把子女照料老人看作是對子女的一種枷鎖,她希望子女能早點從照料老人的枷鎖中解放。

在成為子女的“遲累”之前,老年人的態度是擔憂的。在成為子女的“遲累”之后,他們的態度是自責的,責備自己需要子女的經濟支持、生活照料。

為了避免成為子女的“遲累”,老人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個案4的音萍老人“照料老伴,給他買藥,叮囑他吃藥,按時給他做飯”,以此避免老伴病情加重而需要住院治療。個案6的二華老人“搬不動的我不搬,干不了的我不干”,以此避免發生意外。個案7的蘭音老人堅持離開兒子家自己獨住,擔心讓兒媳受累。個案8的紅照老人,已經不能自理生活,成了子女的“遲累”。她對此無計可施,只能盼著“早咽氣”。

個案10的秉勝老人,目前身體還硬朗,但是他已經預想“不能成”,即成為“遲累”后,要把權利交給子女,自己什么都不管。總之,老人們都想通過自力更生,來避免成為子女的“遲累”。一旦成為子女的“遲累”,就束手無策,只能聽之任之了。

(二)“孺子牛”:作為家庭操持者的老年人

人到老年,本該是享清福的時候,S村的多數老年人卻還面臨著操持家庭的壓力。

個案1的瀟寧老人和個案3的淑真老人都在操持子女的婚事。不同的是瀟寧老人所做的是為女兒減肥尋求方法,以便找到結婚對象。淑真老人所做的是為兒子結婚籌備錢款。個案4音萍老人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她的三女兒住院多年,是她將外孫從不滿周歲撫養到如今已經考上大學。她操持著整個家庭,是家里的頂梁柱,為家里的生活、申請各種救濟和補貼而奔波。個案5中的秀英老人,多年以來一直是一大家子分開居住,但是吃飯在一起。飯一直都是老兩口做,吃飯的開銷也是老兩口出。此外,他們還負擔孫子、孫女的生活費。老人雖然和兩個兒子分家過,但在經濟上和生活上幫助著兩個兒子。個案10的秉勝老人,兒子已婚且有樓房,但是老人還是想再給兒子在村里蓋一所新房。這些老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俯首甘為孺子牛”。

對于成為家庭的操持者,老年人秉持接受的態度。老年人對子女有著持久的服務意識。他們的服務是自愿的,并沒有期望得到任何回報。在傳統社會,為子女操辦婚事是父母的責任,現在S村依然是這樣。個案4的音萍老人和個案5的秀英老人,看到子女有困難,就主動提供經濟支持。個案10的秉勝老人,兒子即使沒有困難,他還是想盡力為兒子創造更多財富。

對于成為家庭的操持者,老年人采取的策略是盡心竭力做好。個案1的瀟寧老人為女兒尋求減肥方法,每次都在自己身上先試驗,結果她瘦了10多斤。個案3的淑真老人在訪談中提到想出去工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兒子辦婚事存錢。她還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我:“我把這些情況跟你說了,你能向上匯報申請,讓國家給我補貼點錢么?”個案4的音萍老人和老伴兩個人,把外孫從嬰兒撫養到成年,其中花費的心血

和體力是無從計算的。個案5的秀英老人和個案10的秉勝老人,即使子女經濟狀況較好,也是盡力爭取為子女積累更多財富。

(三)“受惠者”:作為國家救濟對象的老年人

S村的老人經歷了從“養兒防老”到“國家養老”的轉變。在訪談中,相當一部分領取養老金的被訪者為我們描述了另一種老年人社會形象。

在訪談過程中,每位老人都說到國家對老年人的照顧。老人說他們目前可以得到以下福利。其一,年滿60周歲,沒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到福利養老金,每人每月370元,這是S村老年人受益最大的一項福利。相當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主要來源就是這370元錢。在農村,如果自己種田打糧食,或者子女

給老年人提供糧食,這370元就可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開銷。多位老人提到子女都不給這些錢,個案13的細勝老人更是說“國家比有的兒子還強”。國家發放養老金,極大地減輕了子女的經濟負擔,有效地緩解了老年人和子女之間的沖突,這是一個逐漸從家庭養老過渡到社會養老的過程。其二,全面免除農業稅,發放種糧補貼。個案5的秀英老人說“這次農業稅退出歷史舞臺,種子、農藥、機耕都有補貼,如果計劃好了,自己付出點辛苦,種地打出的糧食就等于自己白得。”在S村,大多數老年人一輩子以務農為生,這一項政策使農民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其三,農村合作醫療。一直以來,農民被排除在社會醫療保險之外,現在終于有了自己的醫療保險。雖然報銷比例較低,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老年人看病貴的問題。此外,95歲以上老年人,看病全免費。其四,老年人優待項目。65周歲以上老人可以辦理老年證,免費乘坐公交車,免費檢查身體。其他的就是個別老人享受的福利了,比如個案7秀英老人有離休人員家屬生活補貼,個案15的振桐老人有軍齡補助。

作為國家救濟對象的老年人,他們對待國家的態度是滿意和感激的。他們認為國家關心、照顧老年人,“把老年人的地位放得很高”(訪談材料20120419-個案14)。個案12的真元老人認為“國家對老人比父母還親。”個案15的振桐老人講,“現在我能活到這個歲數,是國家贈壽,要是不給這錢,早回去了。”這些老年人對國家的救濟和福利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作為國家的救濟對象的老年人,始終感念著國家的好。個案12的真元老人說:“能出一把力就出一把力,現在這歲數也出不了力了。為社會服務不了了,也不能給社會找麻煩。”個案6的二華老人提到現在有個別老年人對國家不太滿意,嫌發放的養老金少,她對此不贊同,“一個月給你2萬,你是高興了,你沒想想你給國家做過什么貢獻?你是開辦一個大工廠,為解決就業問題做貢獻了?還是發明一個新武器,為國防事業做貢獻了?我沒給國家做過什么貢獻,給這些我就很知足2008年咱們國家又雪災又地震的,哪處有災,咱們就幫助一把,有多就多拿,有少就少拿。汶川大地震我捐200元,沒記名,偷偷捐的,誰也不知道。那陣子國家養老金才200多塊錢,我把一個月的錢差不多都捐了。那個月我就吃鹽,吃野菜,沒買過一點菜。”

基于上述材料,我們可以看到,老年人對自身社會形象及社會角色的描述大體分為三種社會隱喻,即“遲累”、“孺子牛”和“受惠者”。這三種隱喻包含了老年人對自己與家庭、自己與國家之間關系的認知,對自己的社會角色以及社會地位的評價和態度。其中“遲累”和“孺子牛”描述的是老年人與家庭之間的關系,并且這兩種描述的方向是相反的,而“受惠者”描述的是老年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五、國家和社會文化系統對老年人自我形象的塑造

個人觀念受到國家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在社會場景和文化脈絡中理解個體的觀念和意義世界。同樣,國家意識形態的老年觀以及社會文化的老年觀有助于我們理解老年人對自身社會形象、社會角色的定義。

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及其社會地位,可以說是同中國社會的基本狀況以及國家的政策指導密切相關的。隨著我國逐步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國家從法律和政策角度,對保護老年人的權益給予了高度關注。1996年勞動部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這是我國第一部老年人權益保障方面的基本法。為了著力解決現實中突出存在的問題,科學把握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對該法進行了部分修訂。

200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該決定對老齡工作的重大意義,老齡工作總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老齡工作要點做了闡述。2005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會同中宣部、全國總工會等21個中央、國務院有關機構及人民團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這是我國第一個專門就老年人優待工作出臺的文件,也是繼《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之后的又一部老齡工作國家級政策性文件。

同時,各省市結合本地實情制定了相應的落實措施,積極開展老年人群社會服務工作。2007年北京市政府頒布了《北京市城鄉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凡具有本市戶籍、年滿60周歲,且不享受社會養老保障待遇的人員,享受城鄉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待遇,每人每月享受200元的老年保障待遇。待遇水平根據本市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適時調整。

通過以上這些政策法規,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老年人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在改革開放之后更是如此。總體上,國家把老年人理解成社會的貢獻者,并且將老年人視為社會弱者、權益需要被保護的人,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救助老年人成為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基于這樣的老年觀,國家制定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老年生活圖景。

國家的老年觀把老年人當成是歷史的社會貢獻者,對老年人給予各種救濟和福利,保障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反觀主體視角下的老年觀,老年人在國家中的角色是“受惠者”,這顯然是受到國家的老年觀的深刻影響。

中國社會文化的老年觀早在古代就已經形成了,其核心是孝道文化,它強調子女贍養老人,為父母長輩養老送終等。在傳統社會,子代贍養父代是一種剛性義務,整個社會形成“老則貴”和“以老為尊”的觀念,而且強調子代對父代的侍奉和絕對服從。例如,孔子言“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宋代有“不用父言,便是忤逆不孝”。在傳統生產方式的環境中,父母們既然養育了子女,那么晚年父母接受子女的侍奉,自然是天經地義的了;子女既然受恩于父母,那么侍奉父母,遵從父母的意志,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從家庭到社會這種崇老的觀念形成了規范人們行為即養老行為的文化模式,從而對家庭養老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但是,以傳統孝道為基礎的老年觀在現代中國社會遭遇到了極大挑戰。隨著中國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現代化大生產的發展以及農村生產方式科技含量的提高,作為農業社會經驗和智慧化身的老年人的優勢逐漸喪失,在家庭中的地位急劇下降,老年人很難再管理和支配整個家庭,而更多是為子孫服務;不再是家中的權威,而成為家庭中的負擔。從傳統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到現在的“家有一老,如有一草”。另外,農村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青年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和照料壓力越來越大。家庭結構的小型化趨勢和家庭在現代社會中職能的簡約化,家庭養老和照料老年人的功能日益弱化。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家庭“四二一”結構的發展,未來家庭承擔養老的空間越來越小。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家庭和社會代際關系出現許多問題。

六、結論與討論

本文對農村老年人的自我社會形象認知進行了探究,結果表明,老年人對自我社會形象的認知可歸納為三種隱喻——“遲累”、“孺子牛”和“受惠者”。這三種隱喻包含了老年人對自己與家庭、自己與國家之間關系的認知,對自己的社會角色以及社會地位的評價和態度。其中,在“遲累”這種隱喻中,老年人被描述成家庭的負擔。在成為兒女的“遲累”之前,老年人的態度是擔憂的,對此采取的策略是盡量自力更生,不麻煩兒女,避免成為“遲累”。在成為兒女的“遲累”之后,他們的態度是自責的,卻無計可施。“孺子牛”這個隱喻雖然也是描述老年人與家庭之間的關系,但它將老年人描述成家庭的操持者。在這種關系中,老年人的態度是接受,策略是盡心竭力做好。第三種隱喻是“受惠者”,描述的是老年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即老年人是國家的救濟對象。在這種關系中,老年人的態度是滿意和感激,策略是維持現狀,感念國家,回報社會。

劉楊等:農村老年人社會形象的自我認知(圖2)

這種老年觀的形成受到國家的老年觀、社會文化的老年觀的影響。其中國家把老年人當成社會貢獻者,并且認為老年人是社會弱者、權益需要被保護的人,給予老年人各種救濟和福利,這造就了老年人“受惠者”的形象。另外,由于農村社會的現代性變遷以及養老的現實壓力,社會文化中的老年人由原來的“寶”變成“草”,兒女對老年人的贍養比較缺乏,于是老年人把自己在家庭中角色定義成“負擔”和“操持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社會建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中文视频 |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成线人熟女 |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