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志勤:土地金融與中國農村的未來

[ 作者:劉志勤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06 錄入:19 ]

中國剛剛度過“立春”,迎來一年之中最為關鍵的時刻。中國有句老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充分顯示“立春對于中國經濟的重要性。“立春”,對于中國的農村經濟極為關鍵,這不僅僅是時令要求下的農耕社會為未來一年播種布肥,更要為今后的中長期發展制定規劃。所以,中國各級政府在此時此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涉及農業發展的規劃。

據了解,今年的農村工作重點將會集中在農村土地政策的改革轉型上。政府,個人,開發商和企業均在密切關注相關政策的出臺,期待著能夠獲得有利的發展機會。根據2016年12月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今年的農村政策重點將放在推動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上,把農村土地流轉的機制改革即“三權分置”的措施具體細化,確保農民的財產權,使農民真正享受到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實惠。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個政策的落實不僅僅會徹底提升中國農村在經濟發展大盤中重要性,而且可以極大增強國家的整體實力。過去專家們習慣地認為一個國家的實力取決于制造業的實力,但是這對中國而言,僅有制造業的發展是不足以維持如此龐大的國家的持續發展,還必須有強大的農業生產力才可能支撐繁雜的制造業的發展。“綱舉目張”,農業是“綱”,制造業是”目”,只有同時抓緊“綱和目”的同步發展,經濟列車才能安穩地行進在雙軌上。中國農村的發展必須擺脫傳統的發展模式,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實現真正的“農村現代化”十分必要,只有如此才能在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領域取得突破,才能把當前的農村改革與“一帶一路”規劃緊密相聯,讓農村發展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在推動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中,如何發揮“土地金融”的市場杠桿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在農村改革中,如何確認和確保“農民的財產權”的過程中,將涉及到農民房屋抵押貸款,宅基地扺押,甚至可能涉及到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租賃等金融產品的介入。這些新事物對于傳統農民不僅是觀念上的沖擊,更是對傳統的農村經營,農業生態及農民的生活習性的變革。后者的沖擊影響是巨大和深刻的,它將如何改變中國是值得關注的大事。

中國的農村經濟改革,是在世界的工業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不穩定狀態下向前發展,自然會受到來自現代和傳統,國內和國外的影響,如何避免過去30多年中國城市改革的曲折,對于農村的穩定平和發展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首先,要嚴防那些品行不良的城市開發商乘機涌入農村的土地市場。對參與農村改革發展的“外來”投資者的身份和資質進行嚴格審查,絕不允許那些不良開發商把腐敗和投機基因病毒帶入新農村建設的市場,保持農村傳統的純樸和清新,為中國的經濟生態環境保留“高貴的處女地”。

其次,中國的農村發展不能過度商業化,特別是商業化炒作是發展中的“農村發展的毒品”,必須用最徹底的手段加以清除。國內有些農村由于過度的商業化,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自身的特色,使其變成不倫不類的農村畸兒,城市怪胎。這些教訓主要是在于農村一旦過度商業化,將失去真正的活力和生命力。

第三,農村要做好城里人的“返流”準備。當農村的基礎建設改善之后,新時代的“上山下鄉”潮很可能提前到來。因為農村的青山綠水,高質量的環境,和方便順暢的交通將成為“上山下鄉”的新的動力:到農村的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將會成為新時代年輕人的選擇,對那些創業成功人士把研發機構搬遷到農村,將是低成本高回報的英明選擇。到農村去,到市場最需要的地方去,將成為中國新時代創新能力的午臺。中國今年將有近八百萬大學畢業生,讓農村變成這些志向遠大的年輕人爭先恐后的就業基地,是中國保持持續增長的基本國策。

在這個大背景下,“土地金融”將成為主要動力源,讓金融首先實現“上山下鄉”,后面自然會跟隨千軍萬馬眾英豪。中國的農村現代化進程將和城市現代化同歩,中國經濟增長將突破瓶頸進入新的發展期。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環球網 2017-02-0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 色综合天天综合精品网国产在线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亚洲人成影院 | 日韩精品动漫在线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