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月7日,由中國智慧農業產業聯盟、北京物聯網協會主辦,全國旅游創意聯盟、CODEX國際創新研究院、中國農機學會青委會、鋤禾網綠經濟產業聯合會聯合主辦,亮劍九州集團、上海復振科技、山橙時代、橙色云設計、中農信合等協辦的首屆中國智慧農業年度峰會暨“匠農杯”頒獎盛典在中國農業大學隆重召開!全國旅游創意聯盟理事長施文球老師受邀做創新、創意、創造-淺談農村(鄉村)旅游發展的演講,下面是演講內容:
各位朋友下午好!在座的許多朋友都在做農業這一塊,那么實際上從發展的趨勢來看,我們最大的底氣在哪里?在農村。旅游最好的地方在哪里?也在農村。所以實際上我們在座的各位在做農業的時候,我希望能夠關注一下旅游這個方面。因為我們的旅游不管是哪個方面,從架構也好,整個一個產業鏈都可以成為我們旅游很好的一方。我們的觀光也好,休閑也好,怎么樣也好,大家都喜歡到農村去,那個年代我們是往城里走,現在這個年代我們是往農村走。所以我想大家在做農業的時候,千萬不要忽視旅游這個環節。
實際上我們應該要借助旅游這個環節,讓我們的農業騰飛起來。因為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朋友,他說施老師你幫我規劃一下,我也不是說把我這個東西專門做一個旅游景區,但是我與我的農業接待這些客戶,我這些朋友。那么他們就是來看了以后,我們的游客也好,朋友也好,實際上就是把我們這個農業的產品,整個產業鏈上的東西,實際上它給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所以我想在此我建議大家,在做農業的時候,無論如何要關注這個方面。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四個方面,一個是旅游模式,第二個是創意創新,第三個是創造奇跡,第四個是策劃與規劃。實際上這四大塊,我們都是在出去旅游的時候,是我們大家很關注的一個要點。
實際上我們旅游發展很快,我們以前只是觀光旅游,觀光旅游在哪里?風景名勝區,后來出現一個休閑旅游,度假旅游,現在又提出一個更新的概念,全域旅游。我想接下來,這個我想簡單一點,因為大家都比較熟悉,觀光旅游看一看鄉村的風貌啊,特別現在我們搞得最多的油菜花季啊,稻香季啊等等一些東西。這個在我們農業部鄉村這是觀光最的比例。
休閑旅游到一些采摘啊,都是休閑旅游的范圍。度假是農家樂,前一段時間大家最熱門的一個地方,現在又提出了很多民宿,我幾個朋友他要住一個農莊,他要到莫干山參觀一下,結果去了以后,走不進去,怎么也走不進去。后面他們怎么辦呢?他說我進去消費一個項目,六個人騎了一圈馬,在山上遙望了一下,什么概念?就是人家做得早,做得好,做出來一個品牌。各位如果再去的話,你最起碼一個月兩個月預定,但是這個價格不貴。平時得一千兩千,到節假日一萬兩萬都有。所以實際上告訴我們,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做到極致那還是有前景的。
體驗旅游大家更多參與一些活動,但是從我們旅游的角度來看,體驗游最好的地方是什么?就是農村,農村的一個民間的工藝,民間的小吃的制作,這些東西都是我們體驗游一個最好的東西。大家看看全域旅游提出來以后,什么全行業,全時空還不算,還有全方位、全社會、全部門,這個概念告訴我們什么?我們現在提出的這個全域旅游,在我們農村某一個角落都是我們實施全域旅游的一個最好的工具。這個時間關系不展開講,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
接下來我想講的就是創意創新,現在我們也是在想這個問題,旅游發展很快,特別是農業鄉村旅游遍地開花。但是我們想如果大家都在搞的話,應該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你的特色是什么?現在愛情發現鄉村旅游,特別是大家都在搞,同質化現象很研究。到什么地方都是差不多這樣一個山山水水,草草花花,你這邊搞了一個花海,那邊也搞了一個花海。湖北武漢有個一個花海,它花海搞出來了以后,沒有人去看,他說施老師怎么辦呢?我的花最后往哪里去啊?我說你這個還不稱為一個花海,我說你試試走出去看看人家的花海什么樣子,結果他出去一個禮拜不到,中途給我打了一個電話,他是施老師我不走了,我越走腿越軟,我這個花海實際上真的比不過人家。當時因為他不了解,到底什么樣才是花海?花海的投入成本很大,他說有什么辦法解救一下?我說可以,我把它花海的概念換掉,換成他作為一個旅游景區的一個襯景,搞一個它離武漢城市比較近的城市,我在這里是一個高端商品的銷售,高端人員的活動。
那好,這個花海已經沒有這個花海的概念,它只是一個環境。這個環境你看看,哪有這么好的環境?沒有,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要轉換一下角度,我們還是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真正搞花海的話,投入也很大。所以我們用這樣一種思路然后再規劃我們的旅游項目,旅游產品。
所以我們現在也不錯,我們的旅游發展很快,我們大家也已經了解到是什么呢?我們在農村,我們在鄉村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你看看一個現在的建筑跟農業的設施,這個實際上已經加上的創意的元素。大家看看,你看這個在田野里面,它搭起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如果我們喝茶喝咖啡,那是在觀景,你看多好。那個是一個組合,在這個地方消費的話,環境很美,所以現在把農業,把這個建筑也結合起來了,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倡議。
還有一個,大家現在想辦法搞什么?親子,這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所以你看看這個房間就變成游樂場了,小孩子在白天玩兒,晚上把這個床還還回去,你看看這個東西也是新的倡議。還有樹屋,大家看得也都比較多。還有一個是什么?這個菜園也變成一個花園了,所以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是什么?都為我們鄉村旅游增加的不少豐富多彩的內容,真的是很好。
這個我們大家是看得到的,但是我在想,剛才講的這些東西,實際上我們大家都能做到,這里面還介紹的有些它的區域文化的特色,我這邊有的你那邊是沒有的。所以我提出來一個什么東西呢?就是挖掘文化,塑造我們的景觀,那就是我們的特色,我這邊有的你復制也復制不了,所以十倡議了一個叫三詞經。我舉個例子,這個大家看到,湯圓,我從小就喜歡吃,特別是豆沙的、芝麻的。只要這個飯店里有這個品種,我肯定會點,但是我到了陜西云游,我又吃到了一個很好的東西,是什么?下面的核桃,它是怎么做的呢?它外形就像一個核桃,里面就是包的核桃仁,又做的不同的口味,我特別喜歡吃,因為我每天都要吃三個核桃的。我一看到了這個飯店里面,我就是點一份,不夠,兩份。我還要打包一下,我平時還要吃吃。
然后這家飯店如果是我到那去的話,我就要去那個飯店,為什么?我覺得這個就是一種創新,我跟人家不同,人家有湯圓,大家我要這個做起來,這個實際上做起來很簡單,就是把這個核桃放進去以后,有兩個夾板一夾,然后分開,這個夾板雕刻的就是核桃的紋路,這個東西也是跟人家不一樣。我覺得這個東西也很好,是不是?就是我要做的東西跟人家不一樣。
糅合,是什么概念呢?糅合實際上就是我們把我們地區的一些故事,怎么樣把這個故事跟我們的旅游產品,旅游商品融合起來?這里面上面這個故事,我后來網上查了一下,這個故事很多很多版本都說了這個故事。但是吃到烏米飯的還不多,我查閱了一下,真正利用這個故事,然后延伸出來的這個旅游產品也還不多。但是這家人家不僅煮我們大眾能夠消費的烏米飯,它還包在蘆葦里面,還作為一個禮品進行銷售。這個糅合是什么?就是我們把當地的文化,把我們當地的一些特色的特點結合起來,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東西。
第三個什么叫繼絕?陜西關東有一個很知名的思想家叫張賽,為先爺繼絕學,把偉大的人物他的一些很好的學問要斷絕了,沒有了,但是他把它記錄下來。我在規劃湖北陽新縣一個旅游項目的時候,我發現了這個東西就運用起來了。大家看,上面這個故事是網上可以查得到的,就發生在陽新,就是有一個老人去借水,那個時候水很少,有一些人來討水,老人毫不猶豫,他喝下去噴了一下,這個東西驗證了一個什么典故?涌泉相報。
但是我把這個故事再延伸了一下,因為要想把這個感謝的話,這個仙人已經騰云駕霧走了,但是他噴出來的蝴蝶還陽光下閃閃發光,那么我們就把蝴蝶這樣的東西采摘下來,我幫它設計了一個叫蝴蝶谷。就是因為這個,它有一個小型的發電廠,我在晚上幫它設計了一個很好的蝴蝶谷精彩紛呈的場景。我當時網上查了一下,全國各地叫蝴蝶谷的地方很多,但是做這樣一個景區的還不多。所以我就把這個東西,從傳說把它再進一步延伸,它就成為一個我的旅游產品。
所以這個東西我覺得是什么呢?從這起事情就看出來,我們通過自己的創意和創新,會創造一些奇跡。我經常在想,我們現在做旅游規劃,旅游策劃的,老是翻老祖宗的東西,就是把我們下人的文化遺跡拿出來作為旅游的項目。我稱之為什么?稱之為今天講三百年以前的故事。但是我想三百年以后講今天的故事,我們能不能參照現代的一些東西,也成為歷史上遺傳下去,真正被歷史傳承的東西?我經常跟我們政府的官員,特別是旅游局局長,我在想,我說領導,我們能不能我們這代旅游人為后面的子孫留下一些東西?在座的各位都是一些大企業家,大老板,而且在農業方面做出了相當卓越的成績。能不能也在你的這個范圍之內創造一些新的東西,成為我們后人津津樂道的東西?
所以這個期間如果是通過大家的努力,我想一定會發生。這個東西不是我造出來的,我從目前人家那邊下載出來的,他說30年以后中國將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這些變化跟我們農村還是有些關系的。我們在座各位搞農業的,不是簡單的農業人,實際上是我們新時代新的組成。所以說我們想,以后的這個以人為本,現在我們一直在提,包括我們做旅游規劃的時候,規劃原則是什么?以人為本,什么叫以人為本?叫以自然為本,就是我們要尊重自然,保護生產,我們要還回歸到原來的生態環境很良好的地方去,現在大家知道霧霾很嚴重。
實際上我們還要做好策劃和規劃,實際上我們在農業旅游也好,在做策劃的時候某種程度上是在謀劃一個商機。我們在做規劃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規避風險,所以我們其實在座的各位,如果說你要把自己的農業做成旅游的話,你要把自己的農業做成一個景區的話,還是要專業人士幫你好好進行規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旅游創意聯盟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