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懷遠縣徐圩鄉殷尚村兩個村民組,借土地確權之機,農戶自發組織起來,實施小田并大田,試行“一戶一塊田”耕種模式。殷尚村農民主動探索破解承包地“零碎化”的成功實踐,引起了徐圩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2016年3月徐圩鄉整鄉推行“一戶一塊田”改革試點,實踐證明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但在推進改革試點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如何破解存在問題?以便改革向縱深推進,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并加以解決。
一、改革難題
(一)農民的問題。關鍵少數即個別農戶不愿互換并地的主要原因:
1.地多。少數農戶人均占有耕地多于其他農戶,擔心按村民組民主確定的“一戶一塊田”互換并地方案,多出的耕地得不到確認,導致絕大多數農戶意愿無法實現。
個別農戶多地的原因歸納起來有:
①“拱地頭”。通過填溝渠、“三邊四荒”開墾等,導致人均占有耕地多于其他農戶;
②“地打折”。二輪土地承包時,由于承包的打折地較多,現人均耕地多于其他農戶;
③“非法占”。二輪土地承包時,個別土地調整人員徇私舞弊,采取“賬面少記暗地多分”的方式多占承包地;個別村組干部或農戶長期占用村組機動地且未履行招標發包程序。
④“代耕多”。個別農戶幫助親朋無償代耕的土地多。
2.地好。
①“位置好”。個別承包地靠近街道、主干道、美麗鄉村規劃區的農戶,對土地增值空間期望大,擔心互換并地后位置變化,利益受損;
②“便耕作”。個別農戶自家現有田塊交通、水利、地力較好。
3.迷信。個別農戶認為自家地里有祖墳,且風水好,迷信思想嚴重,擔心互換并地后祖墳不在自家地里,失風水。
4.投入。個別農戶承包土地上有臨時搭建的房屋、花卉苗木、蔬菜大棚、畜禽舍和自己投資的機井、渠、涵等,擔心受損。
5.保守。年齡大的村民思想過于保守,對自己承包地情結過重,不愿改變現狀。
6.顧慮。個別農戶對村組干部不信任,擔心在互換并地過程中有失公平公正。
(二)干部的問題
1.引導不力。鄉村“政策引導”和“組織引導”不到位,工作謀劃、組織實施不細致、不規范,方式方法、問題處理不科學、不深入。
2.擔當不足。部分鄉村干部思想認識不到位,改革內生動力不足,特別是村干部畏難情緒重、怕得罪人;個別村班子不團結,沒有戰斗力,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有限,方法簡單。
3.經費短缺。縣、鄉對試點工作經費保障方面有待加強。
(三)政策的問題
1.政策把握難。沒有單獨推進改革的“紅頭文件”。雖市、縣兩級也相應出臺了指導性文件,但文件重點強調了“群眾自愿”,無法說服個別群眾,造成工作難度大。
2.依法處置難。改革試點基本上都是在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完成后推進的,如按“一戶一塊田”實施方案推動,個別農戶按原頒證進行司法維權,鄉村干部無法應對,導致此項改革推進困難。
二、對策建議
推行“一戶一塊田”經營模式,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政策性、操作性強,必須周密組織,穩妥實施。
(一)農民問題的解決對策
1.深入廣泛宣傳。
鄉村干部深入到組、與農戶座談交流,召開村組全體黨員、干部、群眾代表會議,展開討論,吃透法律和政策精神,找準問題關鍵,及時妥善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利用多種宣傳形式,深入宣傳農村土地互換并地,推行“一戶一塊田”的重要意義,大力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
2.精心制定方案。
制定科學、合理、周密可行的方案是確保“一戶一塊田”改革順利實施的關鍵步驟。制定的方案切實堅持群眾路線,充分尊重農民創新精神,做到思路群眾出、意見群眾提、工作群眾做、辦法群眾想、確保方案公平公正、公開透明。
3.做細思想工作。
能否做好少數不愿參與互換并地農戶的思想工作,是改革成效的關鍵。采取鄉村干部做、群眾之間做、親朋好友做、反反復復做等多種方式,耐心和細致的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有一戶思想工作做不通,改革都暫不實施。
4.處置方法靈活。
每個村組和農戶的情況千差萬別,遇到的問題多種多樣,處置問題的辦法需要靈活機動。如何處置關鍵少數的問題,除耐心細致的做思想工作外,采用村民輿論壓力、村民集體申請仲裁、訴訟、集體評估協商等不同方法解決。利用廣大群眾的聰明才智,堅持群眾的事自己辦,政府只是引導,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只要群眾沒有意見就是好辦法,只要問題合法有效解決就是活辦法。
(二)干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強化責任擔當。統一鄉村干部思想認識,強化少數干部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克服畏難情緒。按照“群眾有愿望、政府有作為”的要求,發揮政策引導和組織推動的保障作用。
2.堅持試點推動。堅持“群眾自愿、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實施”的原則,認真總結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取得的成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讓群眾看到改革成效,享受到改革紅利,示范引領周邊群眾。
(三)政策問題的解決對策
1.改革需要支持。“一戶一塊田”經營模式的實施是農民的意愿和迫切要求,是一種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新模式的積極探索。要想順利開展,政府鼓勵、引導、支持至關重要。建議上級政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現有的農村土地改革等政策,出臺系統明確的指導意見,明確如何解決少數農戶合法不合理問題,彰顯公平公正原則。如:“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少數服從多數”的合理性在于,“一戶一塊田”改革符合大部分農民的利益,改革是經過農民民主程序形成的集體決策。“少數服從多數”的合法性在于,在集體所有制的制度框架下,集體經濟組織代表行使集體所有權,有土地調整的權利。同時要明確賦予鄉村兩級對個別農戶尋找借口有意阻撓或惡意搗亂者調解仲裁、依法訴訟的權利和職責。從頂層制度設計上支持,以便基層規范操作,促進改革穩步推進。
2.改革需要投入。實行“一戶一塊田”后,為充分發揮土地集中連片的規模優勢,需要上級政策、資金、項目整合,加大投入對農田進一步治理,拓展改革成效。同時,為推廣“一戶一塊田”改革,鄉村兩級必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也需要上級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作者系安徽蚌埠市懷遠縣徐圩鄉黨委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第一農經內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