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不是工業,這個話說起來簡單,但理解卻難。我反復說這句話給那些想要投資農業的人,并努力地做些解釋,但似乎效果并沒有想象的那樣好。在今天這個年代,工業經濟的過度發達,讓農業愈發顯得弱小不堪,也讓一種說法相當流行:按工業的模式做農業,甚至以現代工業替代傳統農業。而早已過剩的資本以此論為法定,急不可耐地進入農業行業,期待發掘又一個寶藏,結局卻呈現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局面;進入農業的想出來,農業之外的人卻想進來。借著《三農中國》的閱讀和啟發,我想就“農業不是工業”的解釋再做些梳理。
農業的本質是什么?按照經濟學的觀點,農業是指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產業部門,是以土地資源為生產對象的部門,是通過培育動植物產品從而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這個定義將農業物化了,反倒不利于了解農業的本質。如果通過生態學的角度來認識農業,則是另外一種景象:農業是萬物生長靠太陽的實現載體。地球上的所有能量來自于太陽,但動物包括人在內并不能直接利用太陽能,只有植物可以將太陽能通過葉綠素的作用轉化成各類生物能,動物再通過食用植物而獲得所需要的能量。那么農業的永恒性由此而產生,除非人類將來自己改造自己,為自己的身體也合成了葉綠素之類的物質來吸收和轉化太陽能,否則人類只能依靠農業來獲得能量而存活。民以食為天,正是這樣一個根本道理,農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也不是夸張。那么有人會提出,是不是人類可以不搞農業,直接從自然采集植物甚至捕獲動物而獲得能量?答曰,可以,但所有的人得從城市退回山林。在農業出現之前,人類就是依靠采集和狩獵來生存的,但這種渠道是低效的和難以保障的。農業是人類的重大歷史進步,從此讓食物的獲取有效率而且有可靠的保障,推動了人類的分工與進步,最終產生出工業和城鎮來。
那么農業的主體是誰?一般回答說是農民,這依然是經濟學角度的解釋。如果也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解釋,則農業的主體是動植物,是它們的生命活動形成了農業。農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促進動植物的生長,特別是促進人類所想要獲取的動植物的可利用部分的生長。從這個角度看,農業與工業簡直是天壤之別,農業是生命體的繁衍,而工業只是沒有生命的機器的簡單重復勞動,二者的機理有根本性的不同。工業可以在訂單緊張時,讓機器24小時不休息,而農業行嗎?小麥秋種而夏收,絕不會因為人急著食用而改在春天成熟;牛犢注定是要懷胎十月才能生下的,絕不會因為人著急而半年就出生。不管有多大的資本,不管在工業領域如何囂張,在農業上必須聽自然規律的,聽從動植物的生命軌跡。
那么人在農業中的作用是什么?只能是促進。就像農夫山泉的廣告,我們不生產水,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而人本身也不能生產出農產品來,只是通過辛苦的耕耘和精心的飼養,讓動植物更加健壯的生長,具體包括:通過一系列耕作和施肥,讓土地變得肥沃,更適合植物的生長;及時除草、防治病蟲害,讓植物的生長持續健康;及時收獲、貯藏,避免植物結出的果實腐爛、變質;為動物搭建圈舍、定時供應好的飼料、做好病害的預防等,讓動物健康快速生長,等等。既然農業受著如此嚴格的自然規律制約,則農業遠比工業復雜和辛苦。
農業又如何在工業化進程中進步?一句話,借鑒工業的成功經驗,將工業理念滲透進農業之中,通過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等,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由此,那些想由著資本的性子迅速改造農業的人往往欲速則不達,甚至走向相反的結果,讓人痛惜。
本文選自《新資本新農人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魏延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