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萬物土中生,食以土為本”。長期以來,我國用全球1/10的耕地,生產了全球1/4的糧食,養育了十幾億人口,耕地一直處于高負荷運轉的狀態。隨之而來,耕地數量在減少、質量在下降,耕作層在變淺,土壤酸化、重金屬污染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體現了尊重自然的理念。通俗地講,這就像是一個人累了,得不到休息,身體機能會出現問題,工作效率就會下降。對于那些已經遭受污染生態脆弱的耕地而言,休養生息就是最好的保護,該改種的改種,該治理的治理,該退耕的退耕,讓累壞了的農田“歇歇腳”,讓透支的耕地“喘口氣”,讓已經遭受污染的土地自我修復。這也是“藏糧于地”應有之義。
中華文明的根在農耕文化,農耕文化的根在“敬畏天時以應時宜”“施德于地以應地德”“帥天地之度以定取予”。春種秋收,不違農時;厚德載物,不窮地力。在我國農業生態系統內部各個組成部分都以物候節律因時而動,農業系統的盛衰總是以土地肥瘠為明顯標志。我們的先輩們對土地多施厚養之德,禁忌對土地掠奪刮削、竭澤而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正是天人合一的農業生態系統孕育出道法自然的農耕文化,至今仍在造福于人民、服務于社會。
遺憾的是,隨著近代以來人口過快增長,我們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出現了輕視農業自身規律的問題,突出表現在比較重視農業的經濟功能,而忽視了農業的生態功能,農村發展逐步走入“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怪圈。面對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人地矛盾更加突出,耕地中坡耕地又占有相當比重,而這些坡耕地生態系統極為脆弱。改革開放前盛行毀林開荒、陡坡開墾等,進一步加劇了水土流失,所謂“上面種到山尖尖,下面種到田邊邊”正是從前不少農村的真實寫照。更令人揪心的是,化肥、農藥、農膜的無節制使用,使農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防治耕地污染已經迫在眉睫。
自上世紀末以來,全國啟動退耕還林,還牧還草,不僅沒有影響糧食產量和畜牧業生產,反而促進了糧食、畜牧業產量和質量雙提升。更重要的是,還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一些曾經水土流失的山野,如今山清水秀;退化沙化的牧場,如今芳草萋萋。我們應該在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的基礎上,更加重視耕地的生態功能恢復,更加尊重自然生態系統的基本規律,在部分地區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輪作休耕,根本目標在生態,根本理念在創新,根本路徑在改革。
作者單位: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三堆國土資源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國土資源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