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濟至今依舊是十里人家繞炊煙、老少閑適翠溪邊,一幅水墨畫般的好景致。
家安青山秀水間
南起黃山北抵天目,群山葳蕤,河流縱橫,競相與長江下游平原交接連合,這一片蜿蜒多姿的江南富庶之地就是古老的寧國府,也是如詩如畫的查濟村落建筑、書香文脈、商貿往來的歷史畫卷徐徐展開的大地背景。
“枕山、環水、面屏”是中國古代村鎮選址的指導方針。查濟古村三面環山,遠處有巴山、江家山為屏,西有毛家尖、菥荻山為障,形成圍合的平原。村鎮兩溪桃花夾岸,視野中最高的山峰是云里龍鳳形山頂,對面是長滿銀杏的岑山。兩山夾峙之間,許溪穿過,麟趾橋飛架其上,有守衛把門的獅象之勢。圍合村落外部界面另有岫山和青山,完整而發達的建筑群密聚于此,高低錯落,借助地形向較為開闊的東面綿延,查濟——仿佛靜臥在群山拱翠的鍋底。其“被圍合的平原、流動的水和豐富的山林資源”,不僅滿足了封閉、自給自足的農村聚落的生活生產方式,也成為中國人以順應自然的方式創造“人,詩意地棲居”哲學情懷的大地象征。
宣紙:一曲傳奇
宋末元初,當源于歙州的硯坑、黃山古松的松墨興起之時,以涇縣獨有的青檀樹樹皮制作的宣紙就成為中華瑰寶——文房四寶中的題中應有之義。
宋以前徽州的休寧、黟縣等地也均為造紙之鄉,南宋末年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于生產工藝獨特的涇縣。青檀樹樹皮的長纖維與燎草的短纖維結合,生產出“白如春云、柔如絹、潤如玉”的千年壽紙——宣紙。每年都有大量的宣紙由寧國、查濟商人通過青弋江到達蕪湖、南京,銷往刻書、印書業最發達的江南地區,風靡全國。書法繪畫的勃興加速了文化的傳播,也突破了傳統的重讀書做官、輕經商貿易的傳統觀念?!盁o寧不成鎮,無徽不成商”,強大的寧國商邦崛起,成為徽商的重要一翼,宣紙功不可沒。
時至今日電子網絡時代,涇縣青檀樹皮制作的宣紙仍然頑強地在各個村落生存下來,就是一曲文房四寶的傳奇了。這傳奇的紙上寫著:文化昌明與商業利潤、自然物產拿捏一處;書香文脈將文化遺產、鄉村生活建設完美對接。
理學文章山水幽
查濟的民居建筑屬徽派建筑,充分體現了徽派建筑“依山水之勢,乘天地之華,集山川風景之靈氣,融民俗文化之精華”的特點,也帶有鮮明的宣州的區域特色和風俗民情,從而成為徽派建筑之瑰寶。
查濟村落規模很大,原有108 座橋梁、祠堂和廟宇,現在尚存的元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有 140 多處,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頗具規模的典型徽派古建筑群?,F有明代村門2 座、清代寶塔2 座、祠堂5 座、坊1 處、廟2 座、坊(門坊、里坊、墓坊)4 座、明代民居44 座、清代86 座。村里的道路和水系維持原狀,正街與支干道以及連接巷、弄及花崗巖石板路面均得到保留,整個村鎮如同一個古建博物館。
查濟的建筑特色主要體現在:橋梁、祠堂、廟宇等建筑及其精美的細部雕刻等方面。在古代就以磚雕、木雕、石雕和祠堂建筑而著稱。村落中古宅的屋頂馬頭墻、門坊墻柱和窗欞門楣上都飾有精美的雕刻,栩栩如生的人物、鳥獸,雅致的山水、花卉,富有民俗特點和文人氣息。
查濟三面環山,山上有茂林修竹,村邊有大片良田,既有收獲之利,又有耕作之便。這種天地造化與人工建設巧妙結合的布局,淵源于“理學文章山水幽”的獨特人文情懷。以明清時期徽商資本為經濟基礎,以宗法觀念與賈而為儒的徽商文化結合為社會基礎,融自然景美與人工美為一體,既賦予了查濟古民居建筑以流動感和生命感,也體現在建造材料與營造方式方面的順勢而為,深深體現出查濟人信守傳統、推崇儒教、“天人合一”的人文內涵。
留住鄉愁
不同于烏鎮、宏村的累累盛名和濃厚的開發之氣,查濟至今依舊是十里人家繞炊煙、老少閑適翠溪邊,一幅水墨畫般的好景致。雖然歷經歲月風霜,時代風尚更迭,但查濟人卻將傳統的儒家宗族文化延續到查濟的古村落保護思路中。
首先,在制度上,他們于1994年自發成立了“查濟古建筑群保護協會”。協會的主要任務是:每天派兩人到祠堂來義務值班;一方面對外承接各種愛心贊助,用于文物保護并刻碑留名。另一方面發動村民捐款、捐木料,義務修繕祠堂;同時協會也幫助村里修橋、修路、修塔。之后,又成立“親宗會”輔助協會工作。至2003年,涇縣縣政府在查濟成立了古民居管理處,形成今天的親宗會、保護協會和政府管理處共同參與保護,一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民眾支持的立體式保護體制。
其次,他們堅持“有文物有文化的保護”,查濟人認識到,在保護和修繕古村落、古建筑的同時,積極探索如何把村落建設成生態博物館,保留原來的生活方式,將古建筑保護與改善村民生活、開展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鎮委會鼓勵村民對家中的廳堂、院落進行改造,將其建成茶坊、店鋪等。查濟人是忙碌的,他們多半仍住在老房子的前廳里,把中院用來招待旅客和年年來寫生畫畫的學生;為了統一風格寧可用著小青瓦而不換成易修易檢的大瓦。查濟人是執拗的,他們依然做著手工豆腐、編著棕櫚扇,唱著上梁歌,按照古制發嫁迎親。查濟人是幸福的,當地傳統的目連戲、匠作儀式和口訣、龍燈會等都在恢復之中。
這種傳統村落文化的活態傳承,這種保留了傳統村落生產、生活場景的原真性,在原真性和商業化方面所實現的平衡,無論是在傳統的村落保護視野中還是在今天時尚的古村落數字化保護喧鬧中,都克服了普遍重“形”輕“神”舍本逐末的固疾,真正成為一種費孝通先生所向往的“留住鄉愁”式的文化體驗。
作者單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茖W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公眾號 社會科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