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畫始于日本彌生時代,是農民在稻田中種植不同品種的水稻來作畫,一般可維持兩個半月左右。那么稻田畫是怎么種植出來的呢?
原理:
主要以綠色、紫色葉水稻種植于水田中,先用畫線器畫出九宮格,定出坐標,再用線描出圖案和字體的輪廓,最后種上彩稻,隨著水稻的生長長出預定圖案。
環節:
1、稻種選育
首先對稻種進行選育,觀察水稻的株高、葉色,并做好記錄。株高相差太大不容易使稻畫成型,而黃白葉片的水稻容易自然死亡,也不適合種植。只有通過篩選選擇株高相似、生長健康的水稻,才適合做出稻畫。
2、設計圖案
稻畫發展到現在已有二十余年,各種圖案文字都有涉及,一般有著名畫作、卡通動漫、商標logo,名人畫像、河山風景、標語。稻田畫的顏色以綠色、黃色、白色、橙色、紫色、赤色、暗影為主。
3、定點測繪
有了品種、圖案、顏色,就需要對稻子進行圖案、顏色組合,這里運用到數字定位技術,分割定位形成網格控制和坐標,用數據線來栽植秧苗。
4、種植秧苗
秧苗并非完全人工,對于大面積的綠色秧苗,用插秧機種植,彩色圖案人工手插。
5、田間管理
種植完成到收獲期間,需要專員負責施肥、用藥、灌溉,以保證秧苗能同步生長,這樣才能實現稻畫的最佳效果。
運用:
稻田畫一般用于觀賞,在景觀周邊設置觀景臺,便于游客清晰看見稻田圖形,還可以舉辦稻田藝術節,結合稻田畫的內容形成一個主題,講述稻畫的故事、表演稻畫的內容,游客把稻畫照片發到朋友圈,能引來一波圍觀。
現如今,中國的臺灣、沈陽、湖南、杭州、上海等地都有稻田畫,游客可以欣賞稻田與現代科技結合的藝術。
(作者系北京創行合一規劃設計院執行院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公眾號 湯俊旅游規劃 2017-07-1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