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駐村第一書記既是中央政策的落點,也是精準扶貧的支點,成為精準扶貧聯通上下的中堅力量。息縣濮管區尹山村第一書記吳福東,用黨建撬動扶貧,從城市引回了一批年輕黨員,給村“兩委”注入了新觀念、新活力……。信陽實施“嚴鄉強村育新”計劃,通過發揮村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固化脫貧成果打下長遠制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努力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第一書記”作為黨組織派到基層的“代言人”,堅定不移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本職工作,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是固本之舉。
建強黨支部。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建強支部,從組織生活抓起,落實好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制度,把農村黨員的黨性教育搞上來,讓黨員的心“聚”起來、身“動”起來,激發他們為群眾服務,為脫貧攻堅出謀劃策。注意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為村級組織建設注入新鮮血液,為脫貧致富和村“兩委”換屆儲備后備人才。
選好領頭羊。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抓班子、強核心,幫助村“兩委”提升思想、素質和能力,提高致富帶富、管村治村以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能力,使他們真正成為村里的“主心骨”“當家人”。同時,幫助增強黨組織的號召力,優化鄉村創業環境,吸引鄉村本土人才回流,留下一支移不走帶頭致富隊伍。
找準好產業。產業找準了,扶貧才能夠持續造血。突出特色產業發展,以規模化、產業化,加快土地流轉,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探索“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為貧困群眾提供技術、銷售等方面的服務,促進產業發展。充分利用綠色、生態等資源優勢,發展集體種養殖業、旅游業等產業,促進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留下一個牢靠的產業基礎。
留下好口碑。讓黨務村務在陽光下運行,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才能增強黨組織公信力。做到公平、公道、公開,做到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用黨務、村務、財務的公開,推進基層民主建設。依法依規,依照村規民約來辦事,帶頭做到依法依規用權,留下一個群眾稱贊的口碑。
(作者單位:中共咸豐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