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XX今年31歲,是某省某市市直部門的一名正科級干部,基本是常說的“三門”干部,所在單位既不是國土、財政、稅務等強勢部門,也不是特別弱勢的部門,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吧。
今年當地市委組織部搞了一項市直干部到各縣市區鄉鎮(街辦)掛職鍛煉活動,由于陳XX在單位負責的工作不算重要,其在正科級同事里面排名也比較靠后,如果論資排輩提拔的話,暫時沒有指望,所以綜合權衡,陳XX決定下去掛職鄉鎮黨委書記一年半,既可以增加基層工作經歷,又可以長長見識,鍛煉鍛煉,于是就來到了現在的鄉鎮。
來到鄉鎮后,陳XX遇到了幾件特別煩心的事情:
第一個煩心就是喝酒。
由于酒量不行,對于飯局特別打怵,經常搞得身體很難受。
第二個令人窘迫的事情就是工作。
由于掛職一把手“”,鎮上沒有安排具體工作,只是讓跟著看看、轉轉,平時就非常清閑,有時候跟著別的鄉鎮領導下去,但是大部分時間是待在辦公室無事可做,特別難受。
陳XX也跟各位鎮領導單獨溝通過,意思無非是下來就是學習鍛煉的,讓他們在下村時候,帶上他一起去看看、學習下,但是結果非常令人失望,他們表面上非常客氣,實際上很少帶主動帶下去,令陳XX非常難以理解“我跟他們沒有利益沖突,應該很好相處才是”;最尷尬的事情是現在的情況——鎮上開會的時候,有時候都不請陳XX參加。
陳XX感覺就像是一個透明人,可有可無,郁悶得有時候真想找個人哭訴,釋放下壓抑心情。在我們這一批掛職鍛煉的人當中,通過交流,發現類似情況普遍存在,程度或輕或重。
第三個煩心事就是人際關系。
因為是掛職一把手,是鎮上的主要領導,表面上大家都是客客氣氣的,變現出一副非常尊重的態度,但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陳XX的人際關系不是很好,除非是有工作上的直接關系,否則都不會主動去找他聯系,這讓他工作起來非常被動。由于一個人來到鄉下,人生地不熟,同事間的關系處得不好,下班之后只能待在宿舍要么就到街上走走,實在郁悶。
第四個令他最失望的是在掛職快結束了,陳XX感覺一點點收獲都沒有。
因為在日常工作中,主要的工作都是原來的幾個副鎮長做了,本來想在基層中發揮市直機關的優勢發展農村特色經濟,修整鄉鎮道路,提升農村生活環境等,準備想搞出一點成績出來,但是最后沒有一個設想能夠實現。
對于目前的處境,陳XX也深深的思考過,分析過可能的原因:
一是自身不太善于交際,基層生活適應能力差,不能喝酒等自身原因所致;
二是可能他們認為我掛職期滿后就會回到市里,不會留在當地,我對他們沒有價值;
三是總有一些人議論說一個在市直機關下來的人背景很強大,如果在這里作出一點成績的話,一把手的位置就穩坐了,這對于已經在鄉鎮拼搏了多年的幾位老鎮領導來說是一個挑戰,因此會影響班子成員的團結。
陳XX掛職結束回到了機關單位,一直回想著在鄉鎮掛職的經歷,這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為啥自己在市直機關任正科級職務這么多年了不能得到提拔,還是在科級干部中止步不前,其他科級干部屢屢得到領導的認可,而自己的排名一直處于后面,每年的公務員評議分值都不高。晚上陳XX腦海了一直思考這這些問題。
盡管下鄉掛職的經歷他很失敗,但是這個失敗的經歷讓他看到了以往的缺點及改進的方向,一年的下鄉時間也值得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公務員內參(微信公眾號)2017-10-2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