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政策與科技為農業供給側改革提質增速

[ 作者:劉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18 錄入:吳玲香 ]

從2003年以來,我省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三連豐”,實現了由總量基本平衡到有部分調出的歷史性轉變,徹底擺脫了糧食供給長期不足的窘境。這些成就是依靠什么取得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近日,“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暨我為新甘肅打call”甘肅省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網絡媒體大型主題采訪團(臨夏——蘭州——白銀)來到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該院小麥研究所所長楊文雄對采訪團記者如是說。(蘭州日報 12月13日)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在其不斷發展的同時,結構性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當前,中國農業正處于“千年變局”,傳統生產方式向綠色高效模式轉變,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農村變革正在穩步推進。以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重點,著力培育新動能、打造新業態、扶持新主體、拓寬新渠道,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報道稱,甘肅取得糧食生產"十三連豐"成效的背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筆者心服首肯,政策與科技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抓手,這二者之間緊密聯系,相輔相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穩步推進離不開政策提供制度保障,離不開科技探索創新。

以政策為制度保障,護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以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的同時,配套的政策是其實現的前提保障。把全面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放在首位,重點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相關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油增速”。不可否認,促進糧食生產,政策是關鍵,但是科技創新則是糧食豐收的又一重要支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現在我們所追求的綠色農業,本質上是以現代科技為支撐的集約農業。通過不斷創新農業的技術模式,解決缺水等制約農業發展的難題,讓節水、節肥、節藥等綠色技術廣泛實施,讓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質增速”。

當然,不管是配套政策的落實,還是科技的探索創新,在整個過程中,都要加強監管。監管是否有人無條件享受政策之惠、是否有人以科技創新的名義坐地分贓,監管政策是否落到實處、科技創新是否能解決農業難題……通過嚴格的監管,做到提前防患,針對問題發現一處,查處一處,為農業結構性供給側改革之路掃清障礙,實現改革穩步、大步推進。

(作者單位:北川羌族自治縣人社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超级碰碰视频久久 | 青青国产只有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手机电影在 | 亚洲成色在线观看网站 | 日本国产欧美一二区 | 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