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8月以來,四川省根據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依托村級活動陣地開辦農民夜校45832所,實現了全省所有行政村全覆蓋。鼓口袋先富腦袋——誕生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農民夜校,正把脫貧“妙方”送到廣大群眾手上。這種“農民點菜、政府下廚”的夜校課堂,遍布巴蜀大地,深受群眾歡迎。(3月29日 四川日報)
說起“農民夜校”,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曾經普及廣大農村,不過那時的“夜校”,主要任務是“掃盲”,同時也兼顧一些政治、科技常識。筆者至今還保留著一本上輩傳下來的“夜校”教材,都是些農村的常用字詞。可以說,當年的“夜校”對于促進農村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近年來,各地為了加強學習,提高覺悟,也紛紛舉辦起“夜校”或“講壇”,但有些地方的結果卻不容樂觀,或是搞形式主義,或是只有“三分鐘熱情”,而四川遍布巴蜀大地的“農民夜校”,則呈蒸蒸日上之勢,恐怕應該得益于“農民點菜、政府下廚”的創新模式。其實,新形勢下,特別是目前的脫貧攻堅中,老百姓要咨詢的問題,要懂得的技術,要明白的政策法規很多,特別是在一些偏遠的山區,沒有專門的“培訓”機構,也沒有系統的“培訓”內容,更沒有固定的“培訓”時間,很大程度制約了黨的方針政策的上傳下達、法律法規的宣傳學習、農業技術的指導傳播……
為此,四川方興未艾的“農民夜校”把脫貧“妙方”送到廣大群眾手上,正彌補了農村工作的這一空白。“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宗旨,工作的最終落腳點,就是要服務于民,有益于民。如何提升廣大農民朋友的思想素質和技術本領,如何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確實是擺在基層干部面前的一道難題。
四川的“農民夜校”,就要求領導干部、致富能人等集中為農民朋友烹飪致富大餐。如果沒有這樣的本事,面對“農民點菜”,看你政府怎樣“下廚”!領導干部練出了高級別的“廚藝”,面對群眾“點菜”就會胸有成竹;同時,這樣的模式將以前老百姓單獨的、被動的咨詢,變為群體的、主動的學習交流,真正體現了老百姓的“夜校”中的“主體”作用。
毋庸置疑,這樣的“農民夜校”更是對廣大基層干部的挑戰,唯有擁有了政策法規、農科技術的一套“廚藝”,才能能慷慨地給予“點菜”群眾脫貧致富的“妙方”。這些遍布巴蜀大地的“農民夜校”,集宣傳、教育、培訓為一體,是盛開在脫貧致富大道上朵朵鮮花,只要充分地、合理地、持之以恒地運用、用好,就會常開不敗,常盛不衰,裝點出新時代鄉村振興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