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下鄉支農:要多做事少做主

[ 作者:李燕翔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4-26 錄入:王惠敏 ]

  選派工作能力強、熱情高的專職干部開展下鄉支農活動,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這些下鄉干部的到來,為鄉村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解決貧困村基層領導和組織力量不足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有目共睹,在下鄉支農“大合唱”中,有些下鄉干部由于“唱”法不妥,發出了陣陣不和諧的音符。其突出表現為:求勝心太切,工作熱情過度,不顧當地實際情況一味“替民做主”;也有的人以上級領導自居,把自己當成了農民群眾的“司令官”而非“參謀員”,在工作中“指手畫腳、發號施令”多,主動聽取意見建議少;有的人嫌棄當地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差,工作力度小,尤其是與上級領導溝通、匯報工作時上不了“臺面”,干脆就越俎代庖、大包大攬,“保姆式”的支農模式應運而生;有的人只注重短期效應,想當然地拍板上一些“新特奇”項目,表面上看熱鬧鬧,核算效益時靜悄悄。這些“替民做主”、“保姆式”支農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層組織的管理能力,給鄉村振興戰略埋下了隱憂。

  部分下鄉支農干部“替民做主”問題產生的根源:一方面,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而部分村干部年紀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村級班子弱化。另一方面,上級下派的支農干部自持有學歷、有人脈、有資源,有些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難免產生“有恃無恐”、“能者多勞”、“大干快上”的沖動。再者就是一些村干部的依賴心理較重,覺得下鄉干部是“上級派來的領導”,有能力、有門路,想上什么項目、怎樣使用專項資金等等,自己不用多想、多問、多管,只需配合好就行了。在這種情況下,下鄉干部角色定位出現偏差,毫不客氣地把“幫扶”變成了“代管”。

  從根本上杜絕下鄉干部“替民做主”問題,組織部門要加強對下鄉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的指導、監督,明確下鄉干部的權力和責任,從源頭上解決“替民做主”問題。下鄉干部到村后要盡快融入村級組織,不僅要快速適應農村的工作生活,支農首先得“知農”,而且要定準位、不越位,做到位、不缺位,站好位、不錯位。當好農民群眾科技興農的調查員、脫貧致富的辦事員、政策落實的督導員。進而圍繞下鄉工作目標,履行好工作職責。比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發揮部門優勢幫上一些具有“造血”功能和長期效益的項目。同時,要強化對當地村班子的培訓、傳幫帶,補齊短板,讓村班子真正成為一支“永久牌”鄉村振興的工作隊。以上工作做好了,“替民做主”改正為“為民做事”了,下鄉支農干部才能在群眾中贏得“吃香”。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 | 日本最新二区三区免费不卡区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网站 | 日本特黄特大视频 | 午夜福利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偷国产精品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