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貴州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整合縣級派駐機構和鄉鎮紀委力量組建的民生監督組“主力軍”,緊盯侵吞民生資金等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主動切入“脫貧攻堅”主戰場,以專項監察為載體,強力推進民生領域“整治鑄廉三年行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紀律保障。(2月1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拍“蒼蠅”與脫貧攻堅是當前各地方正如火如荼進行的大動作,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具有強大的內在聯系。
當前反腐敗已經推進到深水區,形成了“無禁區、無上限、零容忍”的新常態,各級紀委都把監督執紀之劍對準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和“四風”問題,旨在解決反腐敗“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根治基層腐敗,營造基層優良的政治生態環境。長期以來,基層腐敗猖獗,不但敗壞黨和政府形象,更直接損害群眾切身利益。一些“蒼蠅”、“蚊蠅”把黑手伸向民生資金,將低保款、救濟金、糧食補貼、土地補償款等群眾的保命錢、救命錢層層克扣,原本就少得可憐的民生資金到了群眾手里已經所剩無幾,貪婪已然至極度變態地步,為了貪占“蒼蠅腿上那點肉”,可謂千方百計、費盡心機,無不觸目驚心、令人發指。統計數據顯示,僅是貴州一省,2015年民生領域就立案超一萬起,黨紀政紀處分達10640人,涉案金額高達7.8億,基層腐敗涉及的不只是群眾眼前的利益,也危及脫貧攻堅的有效開展。試問,涉及腐敗和“四風”的基層干部又如何能承擔得起全面脫貧攻堅的重任?
事實上,整治民生腐敗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前提。緊盯侵吞民生資金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和“四風”問題,就是在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確保讓民生資金用在刀尖上、落到實處,讓群眾得實惠,產生巨大的扶貧效益。全面脫貧攻堅關鍵在“最后一公里”的執行和落實,這又取決于基層干部是否清廉務實為民,是否干凈、擔當、忠誠,是否把群眾利益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實現全面脫貧攻堅,最重要的是基層政治生態優良,基層黨組織強大,能凝聚黨員干部,團結群眾,形成干部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根治基層腐敗,鏟除“蒼蠅”、“蚊蠅”,扭轉基層風氣,引發的是干部作風之變,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組織保障。干部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本職工作,才可能落實全面精準扶貧各項政策、機制,確保讓脫貧攻堅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到位、有的放矢、產生實效。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