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提出,全省要實現由“環境換增長”向“環境促增長”的轉變,經過5年努力,基本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對各生態功能區實行差別化考核制度,其中,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工作縣,將不再考核地區生產總值。(4月1日 四川日報)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談“生態文明”說過這樣兩句話尤讓人記憶深刻:第一句,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第二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當我們品讀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觀時,我們或許只感受到了他話中對環境的重視,但是,再深理解,就不難看到環境之于我們的重要之外,更重要的是責任,是如何把生態環境建設的責任落實,而四川建立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就是希望干部能夠把環境放在一個更突出的位置上。
曾經,我們總是以“GDP”論英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的GDP的確讓我們高興,但是當環境不能承受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焦頭爛額,此刻尤其需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放下“功、利”,用責任擔當翻開生態四川的新一頁。
承諾千遍,不如立行立改。保護環境絕不能成為“口頭禪”,但是行動上卻不見半分,這樣的口號要來何用?要將生態建設的目標執行需要,就需要在監督考核上動真斗硬,在責任追究上不含糊,才能讓干部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正確對待。
以前離任一般算“經濟賬”,但是現在“生態賬”也要算,其實“經濟賬”和“生態賬”本就該是一賬,經濟的發展不應以綠色為代價,保護綠色雖然在當下看不出多大的經濟價值,但是從長遠來說,生態好了才能更好地推動經濟增長,所以,干部別不重視生態,生態很重要,甚至和你的官帽息息相關。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一環路東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