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扶貧工作至關重要。中央已經定下了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目標,各地也簽下了“軍令狀”,保證完成任務。目前,脫貧攻堅正在有序推進,形勢良好。然而,一些有害傾向和浮躁心態也未消失,亟待引起重視。(來源:新華網)
自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網絡上流傳了不少關于扶貧的典型事跡,這些典型事跡當然值得我們學習,但如果深究某些扶貧為了達到目的,一味虛吹虛寫,欺上罔下,那便請這些虛浮的事跡退出扶貧的舞臺吧。
在現有扶貧條件下,大多數干部,能夠撲下身子,真抓實干,幫助貧困戶理思路、想辦法,搞種植養殖,搞個體經營,搞貧困助學,介紹年輕人外出務工。但是,也有些幫扶干部,怕苦怕累,不進村入戶,對幫扶對象情況不清楚,對幫扶目標責任不管不問,單位推一下,他動一下;也有的駐村干部,很怕與貧困戶見面,能推則推,能躲則躲幫扶工作又靠誰去落實,業績從何而來?
扶貧工作應該樹立一種理念,應該結合“兩學一做”切實改變各級領導干部、黨員工作作風,用心扶貧、真心扶貧、潛心扶貧,扶貧工作其實是一項工程,這項工程任重道遠,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搞搞形象工程、包裝工程就糊弄成典型事跡,這樣的虛功讓能群眾如何相信黨、相信政府,以后的扶貧工作又該如何開展。
筆者認為基層扶貧工作,應該樹立典型、打造樣板,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因為出成績、樹典型、爭先進不擇方式方法硬上樣板,切忌“虛”“浮”“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