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為一個個村莊留下看得見的鄉愁

[ 作者:唐竹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6-14 錄入:實習編輯 ]

農家的雕花板大床是什么樣?農村有哪些風俗人情?村名的由來是什么?村里出現過哪些大人物?近日,我區首批20部村志正式付印,這些村志對各村的地理、歷史、經濟、風俗、物產、人物等方方面面進行了詳細的記載,不僅為后人留下了一部部珍貴的史料,也承載了一個個村莊“看得見的鄉愁”。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昔日的農村風光逐漸被鱗次櫛比的現代樓宇替代,曾經伴隨著農村數千年積淀的村落文化,以及那些散落在農村的古跡傳說、地名由來、民風民俗,很多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梳理而淹沒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為了留住鄉土文化的根脈,我區于2011年啟動了村志編纂工作。“我們是帶著搶救性的心態來推進村志工作的,村志能夠保護金山村級發展歷史,反映村級發展進程,留存金山的鄉土文化,”區檔案局局長徐建昌說,“要是再過10年、20年,我們再要寫村志,就更加困難了。”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提出,有條件的村,編修村志。我區于2011年啟動的村志編纂工作不僅在上海屬于首家,在全國也走在前列。

盛世修志,留住鄉土文脈

金山有6000多年的歷史,是上海最早有行政建置的地方,古岡身遺址、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遺址等見證了金山的滄海桑田,數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朱涇、楓涇、張堰、亭林等歷史文化名鎮,也涌現了一批批歷史文化名人。

在這些村志里,一段段早已不為人知的歷史被重新挖掘出來。在金山衛鎮八一村的村志里,就記錄了一個消失的古鎮——西倉。西倉最早名為官塘灘,傳說,漢朝時,從北方來了2000多個流民定居在這里,墾地,種糧,還修筑了大官塘,官塘灘后來更名為上官塘鎮。南宋時期,武舉陳龜年遷居于此,修建了“陳泰油作坊”,這里產出的菜籽油遠銷至真臘(今柬埔寨)、滿刺加(今馬六甲海峽兩岸)等地,一時間這里商人云集,街上車水馬龍。明朝時期,上官塘鎮更名為西倉市,后屢經戰火,到1949年解放時,這里僅剩幾間破房屋,后來,西倉被征地建廠,到2003年,地名也消失了。

像西倉這樣,曾經繁華一時,如今連地名也沒有了的古鎮不在少數,金山的村志將這些古鎮都一一記載了下來。

除此以外,村志里收錄的民間諺語也頗有生趣,如“牛吃稻柴雞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算算用用,一世不窮”、“坐吃三年海要干,大算不算,小算落亂”、“省一分錢不算啥,借一分錢就是債”、“過了雨水天,農事接連連”、“‘九九’不開溝,田里要生板子油(土地板結)”、“千朝霜,萬朝霜,比不上‘年初一’一朝霜”……這些諺語生動反映了農村的生產情況和生活情趣,但如今已經鮮為人知。

幾易其稿,五年修成正果

金山村志的主要編纂人員都是農村里有點文化的老人,比如退休教師、退休機關干部等,由于老人用電腦不大溜,每個村還配備了熟悉電腦的年輕人,負責把老人寫好的村志錄入電腦。今年73歲的宋伯仁就是編纂人之一,他原來是金衛中學的教師,屬于村里的文化人。他編寫的八一村村志是金山區村志編纂的試點,同時也是全區最先完成的一部村志。

從2011年5月開始,為了盡可能多地掌握八一村的歷史資料,宋伯仁前后20多次到檔案館翻閱資料,同時,他也到鎮上的派出所、學校等單位翻閱檔案資料,看過的史料多達1000余冊。此外,他還從村里的老人那里搜集到不少資料,村里有一位老干部,特地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寫成了一本2萬多字的小冊子交給他。經過10個月的搜集和編寫,一部20多萬字的村志總算初具雛形,此后,八一村的村志又經歷了三年多的修改過程。徐建昌介紹,金山村志編纂工作在全國屬于先行先試,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在編纂過程中,漸漸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通過審讀志書進行業務指導,建立評稿會議制度,發放志書范文,推廣先進做法等。

歷時5年,金山區首批20部村志終于在今年5月底正式付印。“五年磨一劍,今天亮劍了!”徐建昌介紹說,目前,全區124部村志初稿已經基本完成。繼此次首批村志付印后,其余村志也將分批付印,并將于2017年底全部完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村村樂 朱莊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少妇AV在线不卡中文 | 日本欧美高清乱码一区二区 | 亚洲伊人天堂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一区2区3区乱码在线 | 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国产专区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