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外媒探訪了海南的一些貧困村莊,發現村子里很多適婚男子都是單身,有的村莊5000多人口,單身漢大約有200人,沒有女孩愿意嫁到這里,被稱為“光棍村”。但村民們可不想要這種名聲,他們認為這是莫大的恥辱。(6月15日新華網)
“光棍村”的稱號不是這家外媒發明的,此前早已有之。在一些村莊,因為貧困、交通不便、男女性別比例失調等等原因,導致村里的一些適婚男子遲遲找不到另一半,遂得“光棍村”的稱號。
最開始的時候這可能只是鄉鄰之間的閑聊調侃,本身沒多大惡意,也構不成多么惡劣的影響。可是后來“光棍村”的叫法開始傳開,開始登堂入室,一些頗有影響力的媒體在涉及相關話題時也是直接拿來就用,“光棍村”如何,“光棍村”怎樣的,叫的朗朗上口。
好一個生動形象的“光棍村”。就因為村里的小伙娶媳婦犯難,就送人家這樣一個外號,竟然還好意思打著人文關懷、憂國憂民的旗號大肆渲染,這不是歧視是什么?這不是傷害是什么!
想想村民的感受吧。村里的孩子到外面上學,人家會說這是“光棍村”的孩子,村民外出辦事,哪怕身上穿的再干凈也洗不掉頭上“光棍村”的恥辱,最難受的還是村里那些適婚男子,本來找個媳婦就挺難,現在又被授予這樣一個“榮譽稱號”,想敲開婚姻的大門真是愈發艱難了。
誰也不想自己生活的土地被貼上這樣的標簽,誰愿意通過這種方式揚名?哪怕這里面有同情的因素,還是讓人難以接受,這也是新聞中的村民得知自己的村莊獲此“殊榮”后感到憤怒的原因。
竊以為,“光棍村”的叫法很是不妥。一個村莊,就算是未婚大齡青年多了些,也不代表他們會打一輩子光棍,代表不了村莊的整體面貌。就像有人輕易給一些地方貼上“討飯村”“詐騙之鄉”等標簽一樣,這明顯就是帶著高高在上的地域優越,帶著旁觀者的悠然自得,卻獨獨忽視了當中那些普通百姓的感受,無視這些標簽對他們造成的傷害。
別再濫用“光棍村”一詞了。如果真心想幫助他們,就干點實事,幫村民擺脫貧困,幫他們打通與外界交流的障礙。如果還沒學會尊重別人,只是帶著獵奇的心理圍觀,那還是該干嘛干嘛,早早散了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江蘇網 2016-06-1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