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天津、浙江、江蘇等十多個省份的公辦高校學費相繼調整,時隔兩年,又迎來了新一輪高校學費調價。新京報記者近日采訪獲悉,江西與廣東已確定在今年執行新學費標準,7月8日,廣東省華南理工大學率先發布新的學費調整方案。同時,內蒙古和海南已召開聽證會并通過了高校學費調整方案,但目前未敲定執行時間。(7月10日 新華網)
物價、工資,是如今社會發展過程當中的兩個熱門的詞匯。物價一年一個樣,由于生活壓力的增大,各方要求調整工資標準。然而,在國內整體經濟下滑的今天,誰又能給農民一個收入的保障呢?如今,各高校以教育成本的提高來增加學生學費的收費標準,是考慮了那部分農村的學生,所謂的聽證會是否聽了山區孩子的心聲和期盼。當然,你可能會說高校對貧困生有補助,上個大學的人都知道,那九牛一毛的補助,不僅申請不容易,也照顧不了那么多貧困的大學生。
根據通知,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本科院校文科類專業調整為5510元,理工外語體育類專業6230元,醫學類專業6960元。同時,高水平建設大學和建設學科的學費標準,在具有博士授予權本科院校學費標準的基礎上再上浮10%。算一算賬,加上住宿費、學生的生活費基本上一個學生的花費在兩萬元左右,在我國,還有多少人均收入在兩萬元以下,就拿全國的龐大工作群體“臨時工”為例,在不少縣、市每人只有1400元左右的工資,一年才16800元,不吃不喝也難以維持一個大學生的費用,我想靠種地為生的山區農民應該更加困難吧!
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才,而培養人才的搖籃則是高校。學費的不斷上漲,只會把貧困的學生擋在大學的門外。據報道,由于消費的上漲,部分貧困學生選擇了棄學外出打工,此種情況的出現,是不是教育的悲哀呢,知識文化水平差距的不斷拉大,只會加劇貧富差距,是不是與國家的減少貧富差距的政策相矛盾呢。
國家對優秀的貧困學生是有相關的補助政策。但是,不是很優秀的大學生呢,難道就因為交不起學費就剝奪了上大學的權利,希望高校在提升學費的同時,制定好對這部分貧困學生的扶貧政策吧。千萬不要因為高價學費而“堵死”貧困生的大學路。
作者地址:三臺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