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城市管理,面臨著諸多疑難雜癥,但南京市建鄴區多舉措發揮黨員作用,不斷延伸黨組織觸角,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相融合,切實解決了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復雜難題,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新華網8月13日)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柴米油鹽醋,萬事都纏身。”基層工作是繁忙艱辛的,基層問題更是復雜棘手的,眾多“力不從心”難題讓基層干部怎一個“難”字了得。
干部“難”群眾也“難”。服務多頭,程序繁雜,基層干部權力有限責任卻無限,干部服務難!但群眾也難,盡管如今簡政放權,但群眾辦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痼疾仍未徹底治愈。究竟是作風轉變不徹底?還是監管不到位?抑或是服務機制存在問題?存在難題就得破解,要自我施壓,不為利益所牽絆,莫讓“難題”撂倒基層干部,需要智慧與審慎,更需要勇氣與擔當。
“兩效”破解“兩難”。基層工作,常常兩難,如:農民失地失業要找你,企業進駐有困難也找你。兩方都有利益糾紛,基層干部往往會陷入“兩難”,這時基層干部就需要用“智慧與審慎”這“兩效”來破解難題。要通過細致的審慎,深入調查研究問題本質;通過善學善思的智慧,認真梳理利害關系,科學評估破題招法,周密制定解決方案。綜合施策,分類施效,不能只憑決心和熱情去蠻干硬上。
“內外兼修”破解“難題”。基層的各種痼疾頑癥之所以遺留至今,定有其歷史成因和治理瓶頸。不讓“難題”撂倒基層干部,從內需要組織“感情和制度”的后勤保障,從外需要基層干部的勇氣與擔當。人才的成長需要根基需要土壤,從感情和制度上關心基層干部的工作任務、學習生活、工作能力及環境等,最大限度釋放基層干部工作熱情的“紅利”。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層干部在有了后勤保障的同時就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營造干事創業、崇廉尚實、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敢于大膽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于身邊的歪風邪氣敢于說“不”的一身正氣。
“事不避難,知難不難”。基層干部莫被“難題”撂倒需要智慧與審慎,更需要勇氣與擔當。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大橋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