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候,蘇東坡赴任杭州通判,行至莫干山,遇一寺廟便進去討杯茶喝。和尚見初來乍到,傲慢的說聲:“坐”,再吩咐小和尚:“茶”。片刻,和尚見蘇東坡談吐不凡,想來不是等閑之輩,便客氣地說:“請坐”,吩咐:“敬茶”。知道來客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時,和尚趕緊畢恭畢敬地招呼:“請上坐”,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臨別前,應和尚請求,東坡先生寫下一副對聯: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古往今來,此類看人下菜碟的勢利眼屢見不鮮,尤其是提到辦事找熟人,這似乎成了帶有“中國特色”的一種辦事程序。現實中,人們在遇到孩子上學、看病就醫、子女就業等問題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如何遵章依規辦事,而是看看能不能找到這方面的熟人,托托關系、走走捷徑。
靠關系找熟人,跑斷腿都辦不成的事,一句話就能解決,熟人成了無所不能的辦事通行證。辦事得找熟人,說到底還是官僚主義在作祟,一些部門工作人員帶著有色眼鏡看人,對不同身份的人給予差別對待。有關系、有背景的人來辦事就笑臉相迎,老實巴交的群眾來辦事就“百般刁難”,一問充耳不聞,二問橫眉冷對,三問下次再來。如此工作作風,不僅形同一堵墻割裂了干群關系,也容易導致腐敗或權力尋租行為的發生,最終損害的是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毋容置疑,近年來,隨著我國簡政放權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是:“證明不開了”“費用少交了”“‘衙門’好進了”。但要有效杜絕“熟人主義”,還得用好簡政放權這劑良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加快推進政府由管理者向服務者角色的轉變,不斷改進服務舉措,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提升基層公共服務能力,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效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同時,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宗旨意識,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以優質的服務指數換取人民的幸福指數,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公共資源供給不足,僧多粥少,自然有人動腦筋。只有不斷補齊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這一短板,加快改善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基本公共服務的“硬件”和“軟件”,保障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在城鄉、區域間順暢流轉和均衡配置,才能真正根除“熟人主義”滋生的土壤,讓健康純潔的人際交往、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回歸本位。
作者單位: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委辦公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