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祥萍是重慶市渝北區雙鳳橋街道瓦房村村民。近日,在外務工的她收到一條短信,上面寫著上半年村干部及其直系親屬享受惠民政策的情況,享受政策類別、享受金額一目了然。和詹祥萍一樣,渝北區22個鎮街、343個村(居)的村民,都可以通過村務公開欄、聚居點公示欄、廣播、電視、短信、微信群、QQ群等方式,查看村(居)干部及其直系親屬享受惠民政策的情況。(新華網8月29日)
這類人員是基層執法人員,處于權力末端,職務相對不高,但是能夠憑借手中“微權”持續貪污受賄,累積起巨額不法財產。這種“今天拿點錢,明天收點禮”的貪污受賄現象,被稱為“蠅貪”。
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不把“蠅貪”現象徹底鏟除,蠅貪就會大量傳播,惡果就會迅速形成。對待“蠅貪”,絕不心慈手軟,絕不遷就姑息,見一滅一,見二滅雙,與“虎貪”相比,“蠅貪”的危害性“毫不遜色”。
基層腐敗問題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發現難、查證難問題。或許,正是這種的“難以下手”的困局,“收你錢財、給你關照”的潛規則不斷盛行,違法人員膽子越來越大,違規形式層出不窮,剛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年輕人被帶壞,“小蒼蠅”正在慢慢成長為“大老虎”。
筆者以為,不論官職高低,不管級別大小,只要手中有權,就必須配套建成相應的監管機制。一方面是加強監督力度,擴大監督范圍,不留死角;另一方面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村民自治”名副其實,讓廣大群眾在征地拆遷、國家補助補貼、集體財產等領域有知情權,更有決策權,再也不能在老百姓不知情的情況下,讓幾個村干部“關著門”就把村里的大事小事決定了,村社的每一分錢都要讓老百姓知道用在哪里,是怎么用的,這樣的陽關公開,無疑是防治“蠅貪”的一劑妙藥。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