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名交警在處理一起事故中濃濃的京腔和風趣幽默的話風,被網友稱為“交警界的郭德綱”,他更是用豐富的經驗,現場識破了涉事司機的謊言,發現了車牌問題。(新京報9月3日)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是三國的典故,而北京交警談笑間的“一說一唱”“一捧一逗”的幽默執法,既解決了問題,又使當事人認罰后含笑而去!
現在全國道路四通八達,私家車輛成倍增長,交通意外事故也“水漲船泡”。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的道路交通事故大概在470萬左右,傷亡人數超過二十萬,占了同期死亡總人數的21%”!
那么,很容易讓人理解的就是,國家越來越嚴厲的交通法規和鐵面交警的嚴格執法不僅僅是按章辦事,更是對駕車人、乘車人、行路人生命、財產的一種保護。
可是,在現實的執法過程中,難免會有“無理取鬧”“有理說不清”的時候:當警察走過來,立正敬禮,“同志,請出示你的駕駛證、行駛證!”。雖然程序合法而嚴謹,很多當事人往往不予配合,或許被貼罰單太多的緣故,常常是惡語相向,或者推諉扯皮,百般狡辯。
曾經看過著名表演藝術家陳佩斯和朱時茂的作品《警察與小舅子》,經典臺詞“你不追我能跑嗎?”“你不跑我能追嗎?”,雖不是交警,但也是一個小小的縮影!
時代在進步、形勢在發展,隨著“文明執法”、“陽光執法”兩個詞語地頻頻出現,公安部在今年8月也出臺了相應的執法要求,并以視頻方式進行宣傳。
交警作為眾多警種之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面對的主要是形形色色的司機,如何處罰違規行為都有細致的條款;但要做到讓違規司機“心服口服”確實很難,實屬不容易。
在當下警民關系十分微妙的情況下,交警們和諧、融洽的處理交通違章、交通事故,就會贏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如果無懈可擊的處罰加上詼諧、幽默的語言,一定會讓違規司機們坦然接受,心悅誠服!
北京交警的幽默執法,值得效仿!
當然不是要求每個交警都擁有“詼諧的藝術細胞”,其實一張笑臉、一句暖言、一個舉動,都會留下美好的印象。8月24日,平陽交警“托舉哥”用“洪荒之力”舉電纜半小時,群眾紛紛點贊,稱他們是“最帥氣交警”。
大名人馮鞏的小品里這樣說道,“交警與司機,看似像天敵;其實就是水和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回家的路會更加平安!
作者單位:北川羌族自治縣民宗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