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青山腳下的石磨村土地貧瘠,昔日是有名的貧困村,然而今年夏天卻成了火爆的農家樂旅游村。呼和浩特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石磨村的新變化得益于村支部班子的有力領導。(來源:人民日報)
自脫貧攻堅戰沖鋒號的吹響,各級各地積極響應,拉開了這一持久戰決勝階段的序幕。其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打好這一戰,筆者認為關鍵部位在于基層,雖然政策已自上而下的得到了廣泛的宣傳與部署,但革命需要自下而上的開展才能取得成功。內蒙古選好帶頭人的這一舉措值得我們推廣與借鑒。貧困地區基層群眾由于知識的匱乏,以致創新力缺乏,致富能力不足,不能靠自身能力脫貧,這是貧困地區一直貧困的原因所在。因此選好基層帶頭人來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脫貧至關重要,村支部班子的人員配備就尤為重要。派遣有能力的干部下村掛職、招聘大學生村官、吸引外出人才回鄉、選舉有威望的村民等等都能讓我們的基層班子得到充實。基層干部要沉下心來,了解貧困地區的貧困原因和貧困人群所在,對癥下藥的找出解決辦法,并一一將困難拿下。在此之后更要根據當地實際為群眾謀劃一條發展致富的道路,帶領群眾奮發向上,摘掉貧窮的帽子。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