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對貧困農村的投入,扶貧項目多,資金量大,保證在2018年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另一方面,也為個別干部暗箱操作、權力尋租提供了很大空間,廣東省紀委監察廳把加強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排查出扶貧領域違紀線索1546條,立案查處344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44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30人。(人民網 12月6日)
向貧困戶發放扶貧資金、落實扶貧項目,讓不少貧困戶的生活都日益改善,看著泥濘的小路變成了水泥路,政府提供的各種生產物資,群眾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更提醒全社會要積極作為,多方面、多渠道對扶貧領域進行監督,同心協力,取得這場攻堅戰的勝利。
黨內應形成齊抓共管的大局面。紀委、監察部門要堅決處理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提升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意識;組織部門應嚴格考評干部扶貧成績,作為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據;扶貧開發部門要嚴格把關,為政府提供真實詳細的數據;一線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為貧困戶的生產發展出謀劃策,為貧困村的摘帽提供必要條件。
項目承包商應踏踏實實為貧困戶做實事。道路的建設、種子幼崽的購買,都離不得各種項目承包,在市場化經濟的當代,他們先富了起來,而“先富帶動后富”不應該成為一場空談,修建扎實安全的道路,提供貨真價實的產品,科學規劃,為貧困戶的發展提供條件與便利,才是肩上的責任與使命。同時自覺抵制行賄行為,不懼潛規則的威力,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做一個對得起良心、對得起人民的好老板。
貧困戶不僅要有拉得起、拉就動的心態與行動,還要有積極參與監督的意識與行動。貧困戶的事就沒有小事,這不是老生常談,而是真實的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有沒錢度日就插標賣女的“父母”,也有全年不肯去謀生每日賭博飲酒的潦倒醉漢,這些事例的背后,是長期被懶惰滋養的心態,是能過且過的茍且偷生。貧困戶應端正心態,拿出行動,搭乘“脫貧攻堅號”這艘巨輪,駛向幸福的遠方。走向康莊大道。而且,作為脫貧任務的客體,還要有積極主動參與監督的意識,參與各項工程建設的監督,勇于舉報各種違法亂紀行為,并且不信謠,不傳謠,應當成為普通群眾中的新常態。
脫貧攻堅,不是一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兩個人的事,這是全社會共同的目標與使命。我們應當共同努力,共同監督,在純凈的天空下,讓幸福的陽光灑向每一戶貧困戶。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