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藏匿民族大愛情節的斗牛文化

[ 作者:黎拯源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12 錄入:實習編輯 ]

“斗牛”在當地俗稱“牛打架”,已是貴州獨有的民族文化,現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由于從江縣地偏落后,使得這項民族文化得已保存下來。長期以來都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在山高地陡的地理條件下,牛自然而然成為了人們生產生活必要的生產工具。千百年來,牛的默默付出,使得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安居樂業。正是牛的無私付出,保證了這片土地繁衍昌盛,帶著對牛的感恩,當地的人們把牛奉為神靈。這里苗族侗族的服飾、家居用品、房屋裝飾……到處打上了牛的印跡,特別是邊遠的苗族村落,對牛有著一種近乎狂熱的喜愛,“斗牛”便完完全全真真實實反映出人們的這種喜愛。

“斗牛”當中的牛稱為“打牛”,“打牛”多為水牛,水牛有好有劣,使得打牛的價格也大不相同,飼養和訓練打牛成本巨大,故購買和飼養打牛都是一村或一寨集資購買,并請專人飼養。也有極個別的愛牛人士,自己出資。“牛打架”一般都會在牛塘里舉行,從江縣就有修建這樣的牛塘,修建牛塘的人或村寨稱為牛塘的堂主,牛塘堂主負責提供斗牛場地、獎勵比賽精彩的斗牛、維護現場秩序等,大部分塘主都不收門票,只通過出租攤位等收取少量費用用于日常運做,群眾可自行前來觀看,舉辦“斗牛”這項民族文化活動,是人們對牛的熱愛。

到開賽的時間,各村各寨的牛都會集中到牛塘,寄托這一村一寨的榮譽,準備踏上戰場。新牛要在比賽還沒開始前進入斗牛場地熟悉環境,這稱之為“踩塘”,踩塘先由旗手進場,表明打牛所在的村寨和打牛的名字,接著有鑼鼓隊奏樂,然后才有寨老牽著打牛入場,打牛身后,隨著本村村民鑼鼓齊鳴,村民吆喝,打牛走完幾圈,這個過程才算完成。

在打牛踩塘的過程中,牛塘旁邊的小吃攤位更是火爆異常,當地各式各樣的小吃,人們喝著米酒,吃著牛癟,吃飽喝足后,才進入看臺,等待比賽的開始。

作者單位:貴州省從江縣下江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人人视频久久精品视频 | 久久国内精品综合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不卡 | 亚洲欧美黄大片免 | 欧美理论一级在线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