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福利制度不斷完善,“三農”政策的不斷深化發展,國家對農村的發展倍加重視。因此,對扶持農村項目的資金也投入的越來越多,這些惠農補貼資金是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村人民的生活,然而卻有一雙貪婪的眼睛盯著這些資金,并且還不擇手段地將其據為己有。
據報道:為了將惠農補貼資金放入自己的口袋,湖南益陽桃江縣桃花江鎮財政所原副所長陳剛,可謂是挖空心思,想盡千方百計。他在兩年內分7批13項61629筆,冒領21994戶農戶惠農補貼資金共計77萬余元,最終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這樣的事件其實并不是偶然事件,在如今反腐倡廉的大環境下,我們對貪污腐敗的行為是嚴厲打擊的,文中的陳某就是貪污腐敗的一個代表,盡管他自以為做的天衣無縫,把每一筆錢看起來都“合情合理”地裝進自己的腰包,但是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行為,“天上不會掉餡餅,機關算盡太聰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最終還是難逃法網。近年來曝光的落馬貪官中,有許許多多這種自作聰明的案例,有的將貪污的錢轉給自己的親屬,不動聲色的斂財,有的則將貪污來的錢轉變為不動產等等,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在反腐倡廉的大趨勢下,這些種種貪污腐敗的行為都將會暴露在陽光下。
為什么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管不住自己的手,守不住自己的心?每一個走上領導崗位的官員最開始都是有自己的抱負的,至少初心都有保護人民群眾利益的意識,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當了官、掌了權,就違背了當初的豪言壯志,他們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到了損害人民利益、滿足一己私欲上。“莫忘初心方得始終”,身處官場,身邊有許許多多的誘惑,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每一個官員都應該銘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利益的守護者、捍衛者,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政府官員是國家政策的執行者,如果每個官員都僅僅想到自己,不心系人民,那么我們的政策如何能惠民利民,人民群眾又怎么能信服我們的政府,擁護我們的國家呢?
如果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能在形形色色的誘惑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時時刻刻銘記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通常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每個官員若都能“身在其位,盡其責”,堅守自己的本心,珍惜手中的權力,拒絕“天上的餡餅”,忠于黨和人民,那么這些貪污腐敗的行為將不會有滋生的溫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