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審計署網站消息,審計署昨天發布《2016年第四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對此解讀時表示,審計發現,一些地區和部門在重大政策、“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落實中還存在不到位的情況。其中,10個省的部分市縣扶貧資金統籌整合不到位,有2.37億元扶貧資金閑置。(北京青年報3月18日)
應該說,2016年第四季度這份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報告,較早前發布的審計情況看,有了明顯的改觀,但也不容樂觀。記得2016年3月底,國家審計署對扶貧資金審計情況公布時說到,“審計機關抽查全國40個縣的50.13億元扶貧資金中,至少有8.43億元閑置超過1年,最長的超過15年;17個縣的29個扶貧項目建成后廢棄、閑置或未達預期效果,形成損失浪費2706.11萬元。”如今,再次顯示,還有7個省的9個縣(市、旗)在易地扶貧搬遷、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方面政策落實不到位;10個省的部分市縣扶貧資金統籌整合不到位,有2.37億元扶貧資金閑置。著實讓人禁不住倒吸一口氣,扶貧資金閑置難道就“無解”。
扶貧資金原本是指國家為改善貧困地區生產和生活條件,提高貧困人口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而設立的財政專項資金。然,一邊是脫貧攻堅任務急、擔子重,另一邊卻是扶貧資金躺在賬戶上睡大覺,或是被挪作他用甚至成了“鏡花水月”。相信,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會心生疑慮,扶貧資金已經是季度審計、及時通報,緣何“沉睡”的頑疾不能醫治?是錢“用不完”還是根本沒地兒用?抑或是我們的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監督的路徑“堵塞”所致?又或是對扶貧資金的閑置沒有使得“重拳”,才有了資金閑置成常態?
打贏脫貧攻堅戰已進入關鍵的沖刺階段,任務艱巨,時不我待。而扶貧資金合理使用,它不僅考驗著公共部門的責任心,更考驗相關領導干部的為民服務的心。正所謂,權有多大,責有多大。尤其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于扶貧開發的投入明顯增加,不僅是國家,各級財政專項投入也是明顯增加,增幅很大。與此同時,資金如何合理使用;如何把每一分錢用在刀刃上;如何讓扶貧資金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如何強化領導干部使命感和責任心,讓凡是有利于整合各類資金用于扶貧的、有利于扶貧項目穩步實施的、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的政策,堅決貫徹、扎實落實,從而助力脫貧攻堅等等如是,都不容小覷。
其實,對于扶貧資金閑置和使用“碎片化”,國務院早就印發了《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方案》,要求統籌整合財政資金使用,以破解資金盤活“沉睡”資金。當然,扶貧資金的“閑置”,再次說明無論何種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監督一切都是白搭。單靠審計遠遠不夠,得依照《國家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建立健全扶貧資金的檢查、監督制度。尤其是扶貧資金管理部門,對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應當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扶貧資金不能按時到位,配套資金達不到規定比例,投向不符合規定的,應當及時糾正。同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社會有關方面加強監督,把行政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最為關鍵一點,得提高扶貧資金閑置違規成本。
最后,從即日起開展為期3個月的財政扶貧資金專項檢查,值得期待。希望這次檢查能真正“起底”扶貧資金閑置詬病,讓“板子”落下打響、打痛,讓扶貧資金閑置不再有。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