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讓文化力量重返鄉村

[ 作者:王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19 錄入:19 ]

“從2000年應許江院長邀約返回杭州,已經過去十六年;從2001年創辦建筑藝術專業,將1952年中斷的建筑學科血脈重續,已經過去十五年;從2003年重建建筑藝術系,已經過去十三年;從2007年成立建筑藝術學院,包括建筑、城市、景觀、環藝四個系,也已經過去九年,明年將是第十年。”這是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王澍去年10月給新美術特輯寫的序言中的開頭。

“這個時代的中國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時間過得飛快。”王澍說。

轉眼,今年迎來了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成立的十周年,一場名為“不斷實驗”的實驗教學展正在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美術館內展出。這是王澍獻給學院十周年的一次成果匯報,也是王澍作為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的一次教學總結。

有人說,在王澍的建筑里經常會迷路。而王澍說:有個英語單詞叫enjoy,中國人現在到哪里都行色匆匆,背著包到處看到處拍,沒有放下心來。徜徉在建筑里甚至有點迷失的狀態,不經意間還能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建筑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教育工具,迷失也是一種教育。

王澍一直是中國建筑界的“叛逆者”,無論是那篇批判了整個中國建筑學界的碩士學位論文《死屋手記》,還是他近兩年進行的鄉村改造,都在試圖用一種全新的視角詮釋建筑和當代的關系。“我所有的建筑作品都在直面現實,而現實往往蒙著一層灰塵,我所做的工作就是拿了一塊布把灰塵擦干凈。然后人們會驚訝于灰塵下的世界怎么會這么好看?我怎么從來沒見過?其實,它一直就在你身邊。”王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鄉村根植著傳統文化

穿過青山綠水層層鋪開的巖石嶺水庫,文村就在不遠處。這個在富陽洞橋鎮西南角落可以稱得上偏僻的小山村,離富陽城區約50公里,從杭州出發車程約在兩個小時左右。

2015年7月,王澍在富陽文村建造成的14幢新農居,讓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煥發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從規劃到落地,一共用了三年時間。這也是王澍主持設計的第一片農居群落。

從2012年開始,他和妻子陸文宇一趟趟地奔向這個小村莊,用灰、黃、白的三色基調,以夯土墻、抹泥墻、杭灰石墻、斬假石的外立面設計,呈現他理想中的鄉村圖景。

鄉村里根植著王澍所鐘愛的傳統文化,在王澍看來,中國傳統的鄉村不是現在意義上討論的農村,它是文化很深厚的地方,甚至比城市更深厚。如何讓文化力量重返鄉村,如何讓鄉村擁有高質量的教育水平,這些都是當下需要探討的。城市化絕對不是單向地把農民推到城里去,真正的城市化應該是雙向的,應該有大量的文化人到鄉村去。“鄉村建設好,城市才有希望。”王澍說。

在文村做改造前,為了了解農村,王澍和團隊做了十年調查,在浙江省深度調研的村子有300個,具體到把握不同地區農村生活、建筑材料的細微差別。

剛開始做文村改造的時候,浙江省有關部門問王澍能不能嘗試一下新農村里的“浙江風格”?當時王澍立即回答,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浙江風格”。

“因為浙江是保持了一個文化多樣性的地方,你要‘浙江風格’的話,我可以給你十幾個‘浙江風格’,不存在一個‘浙江風格’。如果我們用統一的黑瓦白墻去做新農村建設的話,這對于原有的鄉村文化是摧毀性的。”王澍解釋道。

做鄉村實驗時候,王澍發現鄉村建筑有沒有院子差別巨大:中國式的生活就是圍繞著院子發生的,你把院子取消后就不是中國式的生活了,這時候就跟外國人很接近。建筑充滿了人對生活的認同痕跡,生活方式和空間格局有直接關系。

王澍改造的文村民居,每戶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入口,不但是這戶人家的形象,也是尊嚴。門口有一個小空間,婦女可以和鄰居說說話,或者擺個小板凳剝剝毛豆、看看風景。還有一個小院子,這是中國人從公共空間到私密空間的陳述。院子里能看到風景,小孩可以在那跑,大家可以一起吃飯。

當記者問:農民對改造的民居有不滿意的地方嗎?王澍說:我們畢竟是從城里過去的,再怎么研究城里的痕跡還是有的。設計完之后農民開始有點不滿意,比如說我們設計的廚房6平方米,在城里來說不算小了,對他來說不行。農村的廚房遠不是你想象的那樣,他要12個平方米的廚房。再比如,你給他一個4平方米的衛生間,對他來說也不行,他的衛生間里要放很多東西。現在看來,我還可以做得更有趣一點,可以給他更大的環境。在農村,廚房、客廳的界線很模糊,就給他一個巨大的空間,讓他生活里去變化,沒有必要一開始就幫他把房間給分出來。他還嫌空間不夠,你把空間給他其實就可以了。

妻子陸文宇對于王澍來說極其重要。不管是在教學工作中,還是在設計建筑作品時,王澍都有些“依賴”陸文宇:“我是個戰斗性特別強的人,有事情就會沖到前面,有時候甚至是不顧一切的。我這樣的性格,在沖動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錯誤和破綻,這些錯誤和破綻會成為導致一件事情不能成功的原因。陸老師能把我所有沖動里的設計和非設計的因素都掌握得很好。建筑其實是特別復雜的,如果只是我一個人的話,這些事情恐怕大部分都做不成。”

“我一向認為我首先是個文人,碰巧會做建筑,學了做建筑這一行。”在一篇名為《素樸為家》的自述里,王澍這么寫道。

人是需要“迷路”的

在浙江省海寧市文苑路與水月亭路交叉口西北角,有一棟紅白相間帶著旋轉樓梯的靈動建筑。這是王澍自1988年從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筑研究所碩士畢業后第一個獨立設計的建筑項目——海寧青少年宮。

回過頭來看自己的“處女作”,王澍仍然覺得充滿挑戰性:“在那個年代里,這是不可能的建筑,其他建筑師看了之后都以為是一個模型。”

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整個社會都在發生劇烈的變化。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確立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中國建筑師也迎來了春天。但是,海寧青少年宮完工后,王澍卻做了一個令人詫異的抉擇:用八年時間給自己“迷路”。

從1992年到2000年間,王澍形容自己“整天在社會上晃蕩”:“盡管我大學一直在叛逆、在批評,但是我所受到的大學教育對我的影響仍然很重。畢業工作后,我發現那一套教育和中國的傳統和現實都沒有關系,這件事情讓我很困惑。后來我意識到,我必須得把它扭轉過來,所以我花了七八年時間以迷路的狀態去忘記我曾經花了十二年學習的那些東西。”

在這段迷路期,王澍經常在西湖邊上散步、爬山、喝茶;也會陪妻子逛商場,在家里做飯、洗衣服、拖地板,干各種粗活瑣事。

那段時間,為了維持生活,王澍也打了很多小零活,在建筑工地和工人待在一起。王澍和工人們工作時間保持一致,每天早上8點上班,晚上12點下班。他做了很多一般社會意義上叫“裝修”的工作,但是他把自己做的這些工作認定為“建筑”的工作:“因為我是用地道的建筑語言做,不用裝修語言做。我不僅做設計還包施工,我想知道整個建筑工程從頭到尾是怎么運作的。時間久了,我熟透了做建筑的整個過程,工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根釘子怎么敲進去的我都弄清楚了。”

到今天,王澍說自己做事底氣十足,都要感激這段“打零活”的日子:“我們在學校學的是知識,很少學動手做事。我到今天做事底氣十足,是因為建筑行業最低的底牌我都摸過了。后來我作品里的實驗建筑,對材料和施工沒有足夠了解的建筑師是不敢做的。”

1997年,王澍和妻子陸文宇在杭州創辦了“業余建筑工作室”。1998年,王澍“迷路”之后再次“出山”,出山之作是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也是王澍最早產生影響力的建筑作品。

“如何讓人生活在處于‘山’和‘水’之間的建筑中,以及蘇州園林的造園思想是我設計這座圖書館的沉思背景。這座圖書館將近一半的體積處理成半地下,從北面看,三層的建筑只有二層。矩形主體建筑既是飄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這個方向是炎熱夏季的主導風向。值得強調的是,沿著這條穿越路線,由山走到水,四個散落的小房子和主體建筑相比,尺度懸殊,但在這里,可以相互轉化的尺度是中國傳統造園術的精髓。而從一個文人的角度看,那些小房子也許更重要,例如,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圖書館的‘詩歌與哲學’閱覽室,便是一個中國文人看待所處世界的‘觀點’,一個人與自然生態相互平衡的位置。”王澍在談到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的設計思路時曾這樣說。

2000年后,漸漸有人對王澍做的建筑感興趣了。接二連三地有人前來找王澍,而且都說了類似的話:“我們想做一個現代建筑,但是一定要有中國的感覺,不是那種表面的,我們反復訪問過,在中國也許只有你能做。”

王澍說,自己跟建筑打交道的第三個十年,已經變得比較順利,盡管在過程中,還是會有一些爭辯:“讓大家接受一個建筑的完全顛覆性改變并不容易。我形容一個好建筑師的誕生是這樣的:一開始有一個很純粹的、帶有理想一樣的想法,接著像長征一樣經過很多的險阻,中間每一次都是有人想摧毀你、否定你。你必須要做到百折不撓而且要說服大家,最后走到終點還保持你最初理想的純度,沒有半分的減損,甚至更加的堅硬。”

生活的本質是偶然

2012年,王澍獲得世界建筑學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人士,也是繼1983年貝聿銘之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建筑師。如果說之前王澍的“特立獨行”在業界聞名的話,這次的獲獎讓他可以把他對建筑的藍圖構想帶到普通大眾面前。

普利茲克評委會主席帕倫博勛爵曾這樣評價王澍:他的作品能夠超越爭論,并演化成扎根于其歷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寧波博物館是王澍獲普利茲克獎的主要作品。寧波博物館建筑形態以山、水、海洋為設計理念。第一層為整體,但從第二層開始,建筑開始分體并傾斜,形成山體形狀。加上場館北部的水域,整個建筑形似一條上岸的船。反映了寧波的地理形態和作為港口城市的特色。

博物館墻面通過兩種方式裝飾而成:第一種方式利用民間收集的上百萬片明清磚瓦手工砌成瓦爿墻,粗看起來,它黑溜溜一片,上面鑲著一整疊的石塊。仔細辨別就會發現,里面夾雜著磚塊、石塊和瓦爿,且有規律可循,體現了江南特色和節約理念。另一種方式利用竹條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現竹的紋理,體現環保理念。

王澍說,寧波博物館是他抱著“做傳統建筑和現代建筑里都沒有的全新建筑”的想法設計而成。寧波博物館建成后,有一位觀眾短時間內去了寧波博物館五次,后來找到王澍并告訴了他,王澍問為什么?他說,因為這個地方全部被拆光了,變成了一個新城,只有在這座建筑上,我能夠找到我過去生活的痕跡,我是為此而來。王澍說他為這件小事感動了很久。

“在全新的建筑里找到過去生活的痕跡,這句話矛盾嗎?”記者問。

“對我來說是不矛盾的,這里所說的全新不是指從來沒有過,只不過是你沒有看見它。人們經常會對自己生活的環境漠視,它們在那里,你天天看都看不見。我所有的設計可以說都是直接針對現實的。”王澍答。

事實上,從對建筑的構想到建筑的施工完成,并不總是完全符合王澍的預想,有時也會發生一些偶然的狀況,而王澍認為有時候恰恰是生活里的偶然成就了一個建筑作品。

“第一次實驗寧波‘瓦爿墻’的時候,因為這個實驗是根據傳統建筑實驗而來,工匠并不完全熟悉它,也沒有辦法畫圖的。你只能講一系列的規則,用嘴巴告訴工匠你想要的是什么樣。工匠很自信的說我能做。一個禮拜后我又去現場,我發現工匠完全做錯了,我當時在現場發了很大的火,我還記得當時那個工匠表情很難看。我突然意識到,如果我讓工匠全部拆除重做的話,現場的甲方不會再發一遍工資。在那個時候,要考慮的不僅是藝術效果或者是建筑感覺,同時想到的是一個人的內心、良心、同情心和德行。我說,給我半小時讓我想想。反復琢磨后,我跟工人說,你沿著對角線拆一半,把另一半按我新的要求砌上去,現場砌,我告訴你怎么砌。后來的結果比我一開始想的還要好,實際上無意中工匠幫了我的忙,反過來我也有一個體會,建筑師不光是要做設計,還要有德行。”王澍說。

2016年9月,王澍用了五年時間完成的富春山館,屋頂的建成也是充滿偶然。當時工匠們反復砌,王澍都覺得不對,后來工匠們也沒辦法了,對王澍說: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這時,王澍用再次出現的“偶然”回答了工匠們的問題:“那天傍晚彩霞滿天,我就指著天上的彩霞,對工匠們說我想要的就是這個。你們看一下天和云再砌,他們后來真的是一邊砌墻一邊看天上的云,砌出來之后有意思多了。生活的本質就是偶然,只有試圖解釋生活的人說是必然。大規模的工程施工一定要是有規律、有規則,它是一個必然性,怎么能在必然性的體系里讓偶然性還有機會存在,這才是我有突破的地方。”

沒有價值觀很可怕

“如果要問,什么是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最突出的學術特征,我想,應該是它一直堅定推動的‘實驗建筑’教學改革運動;如果要問,這個教學探索的根本特點是不是它所強調的批判性的地方,我想,當然是。但更重要的是,這種批判面對現實的實驗性、開放性和徹底性,歸根結底,是思想的獨立性。沒有實驗性和徹底性,這種批判就毫無意義。”

這是王澍在“不斷實驗”實驗教學展舉辦前寫下的文字。

自2007年開始,王澍擔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已經十年。這十年里,他一直在探索“實驗建筑”教學改革。如果說早年的王澍是在為自己“叛逆”的話,那么在這十年里,王澍是在為中國的建筑教育“叛逆”:“長期的事實已經證明,認為建筑教育是工程與藝術的簡單相加的想法注定沒有出路,今天建筑教學的挑戰在于,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現實,建筑如何不迷失自己的本體,建筑如何意識到它天然具有的當代實驗藝術的使命,建筑學教育與其說缺藝術,不如說缺思想,而美術學院使得一種完全不同的建筑教育的可能性有可能在這里發生。”

2003年,王澍和同在中國美術學院任教的妻子陸文宇共同起草了第一份“實驗建筑”本科五年制教學大綱與教學計劃,對培養一種能勞作的思想性建筑師展望:從動手開始的四種材料建造課程,三年制現象素描課程,一年制書法課程;強調現場性的“水墨空間渲染”,以“園宅二元論”為出發點的二年級建筑基礎課程;以“城鄉對立”為對象的三年級建筑學批判課程;以“自然建造”為主題的四年級建構課程;以山水畫研究為觀法的“如畫建筑”觀,五年級畢業設計的開放教學工作坊。這個大綱覆蓋了建筑系五年制全部課程,并從局部開始推動了城市、景觀和環藝的教學改革。

教師,是除了建筑師以外,王澍的另一個身份。談到這兩種身份對他的不同意義時,他說:作為教師,你要教一群學生,所以你要想用什么樣的方法把這些東西能夠教給學生,而且是有時間限制的,你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教給他們。其他方面我覺得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兩者有一個根本性的東西是不能忘記的:你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的時候你還在教什么,你在做什么建筑?你的世界觀、價值觀,你對社會是什么看法,你沒有看法就開始設計了?在這個時代,建筑和規劃對人的影響前所未有的巨大。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時刻,這么大的領域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成熟的建筑理論被房地產造成的狂潮給摧毀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居然還沒有價值觀,這件事情很可怕。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是王澍實踐本土建筑學的最大作品,在設計過程中,為充分發掘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經濟適用性,王澍從各地的拆房現場收集了700多塊不同年代的舊磚棄瓦,讓它們在象山校區的屋頂和墻面上重現新生。

王澍坦言,象山校區不僅是一個建筑的實驗,實際上是城市設計層面上的實驗:“很多人問我,杭州這個城市應該怎么建設?象山校區其實是一個模板。象山校區這么大的體量,跟杭州的山水尺度是特別匹配的,包括建筑材料和空間的運用。此外,象山校區建成后,有人評價我們發展出了新的建筑學,這個新建筑學中的建筑和景觀完全以混合狀態出現。原來建筑就是建筑,建筑做出來之后再配景觀。讓建筑和景觀完全以混合狀態出現,在世界建筑學里面都是很新的事情,我們可以說走在世界的前列。”

王澍熱愛書法,喜歡臨摹字帖,他可以臨摹一本字帖超過十年:“只要我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達到原寫者的意境,我就會一直臨摹下去。我臨摹一本唐朝的字帖,我就要讓自己進入唐朝的那個狀態,要‘穿越’。這很難,但我覺得,堅持下去,‘穿越’就有可能發生。”

每天臨摹字帖,就像每天在跟一個人對話。久而久之,臨摹的字帖也在影響著王澍。王澍對記者說:“一開始你都不明白是什么影響,逐漸地,比如有人說你做的建筑里的那一根曲線別人是沒有辦法模仿的。那根線非常的微妙,通過我十幾年臨帖,對我來說變成血液一樣的東西,別人當然是模仿不了的。”

臨摹字帖對王澍建筑的另一個影響在于他越來越喜歡墨的顏色,建筑也是越做越黑,黑到跟周圍環境完全融合在一起的。這和現代主義建筑標準顏色——白色截然不同,這也體現了王澍近些年來價值觀的轉變。他變得越來越內斂,越來越考慮和環境的融合,不再是原來那個要張揚自己表達自己的“叛逆青年”。

王澍說自己是對內心非常忠誠的人,他在建筑上的成功不過是堅持自己的內心并在努力實現它而已。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文匯網 2017-04-1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高清 | 一区二区免费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二区不卡 |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