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縣云集鎮河市村的劉老板把養豬場建在河邊,養殖廢水直接排到小溪河,再流入耒水。周邊群眾將問題舉報給了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環保工作人員現場發現,該養殖場的沼氣池、小型污水處理設施都還在建設,豬卻已經養起來了,養殖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小溪河。監測結果顯示,小溪河多項水質指標超標。按照相關法規,該養殖場立即拆除了排污管道,對污染溝渠進行清理;因污染防治設施未建成就排污,罰款10萬元;利用暗管偷排,罰款10萬元。2名當事人被行政拘留10天。當地政府還對此案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約談2人,誡勉1人,警告2人。(5月22日《湖南日報》)
養殖業是我國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重要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鄉村養殖業,這不僅讓農民發家致富,還可振興鄉村經濟,活躍豐富市場,豐富國民生活,可謂一舉多得。然而,因為農村基層干部卻只顧追求養殖業政績,盲目擴大養殖規模,結果造成了重大的污染,給當地人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
曾記得幾年前的《京華時報》報道: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柏枝鄉,一個被當地百姓稱為“天蓬元帥居住”的養殖場污染當地水庫和數百畝農田。先是供村民吃水的水庫被污染,水面變黑,魚大量死亡;爾后地下水被污染,井水有異味,不能食用;最后竟然把附近數百畝糧田污染,不僅產量下降,生產出的稻米為黑色,村民吃飯只得靠向外購米。
其實,因養殖業而造成鄉村環境污染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佛山95%養豬場不環保,政府竟需用1200萬治理養殖污染;湖北省浠水縣的養雞場的雞糞露天傾倒,臭氣熏天,死雞丟進河里,讓河水發綠,周邊村民怨聲載道;筆者的老家的養豬場也是豬糞堆滿坡,污水四處流,令周邊村民忍無可忍,投訴不斷……一個個讓農民致富的養殖業演變成一個令人頭痛的環保“爛尾工程”,給農村的環境衛生帶來污染,給農民的生活帶來危害。這是各地基層政府必須面對、深思且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只重養殖不管污染的現象是一種飲鳩上渴的行為,對農村環境衛生的破壞是巨大,對農民生活帶來的困擾是無限的。
當然,養殖業與生態環保并非是不共戴天的敵對關系。如何尋找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畜牧業生產途徑,實現生態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已成為當務之急,也在考量著當地政府的智慧,考量著養殖場主人的公德和良心。《湖南日報》就曾報道過:“ 桂東縣寨前鎮水灣村,徹底改變村里衛生環境臟、亂、差的面貌,實現管道沼氣集中供氣,是其中的重要抓手。寨前鎮水灣村有一個千頭大型豬場,以前豬糞形成一個‘大糞坑’,污染讓老板和村民都煩惱不已,經常發生紛爭。”桂東縣的管道沼氣像一把化腐朽為神奇的“金鑰匙”,把“養殖大戶大場——聯戶沼氣——沼渣入園”三者有效聯結起來,成為當今農村的一種新型能源。既為養豬場破解“糞便過剩和原料不足”的難題,也讓鄉里人也像城里人一樣用上管道燃氣,革命性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據計算,一噸鮮豬糞通過發酵可生產沼氣60立方米。像湖南省養豬業年產糞便量3000萬噸以上,可生產沼氣18億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碳480萬噸。而發酵后的沼液,更是農業生產中優良的有機肥料——就有效地治理養殖污染,減少了與村民的矛盾糾紛,實現了糞污治理、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多贏,令人煩憂不堪的農村新鄉愁自然隨風消散了。
(作者簡介:林日新,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人,中學高級語文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